来自远古时代的乐声:口弦琴
【中华收藏网讯】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考古队在数以万计的各类器物中,甄别出一批距今约4000年的重要乐器——口弦琴。
口弦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研究员表示,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数量有20余件,系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口弦乐器,考古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明确,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据介绍,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均出土于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内。这里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8~9厘米,宽约1厘米,厚仅1~2毫米。与其共存的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最新的测年数据显示,这些口弦琴制作于距今约4000年前。
口弦琴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古乐器,素有人类音乐“活化石”的美誉,是中国古代颇具诗性的乐器之一。其在我国先秦文献中被称作“簧”。《诗经·君子阳阳》载:“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诗经·小雅·鹿鸣》则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现代口弦琴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流行于我国蒙古族、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以及分布于云南的部分少数民族中。国外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北海道阿依努人等也擅长使用此类乐器。可见,口弦琴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为世界上多个民族所使用,保持着人类早期乐器的原型特质,是一种世界性的乐器,承担着沟通人神天地的功能。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还得涨!未来中国收藏,将进入“企业时代”
- 经济越冷,艺术品越火?现在入手收藏,可能正踩准了节奏!
- 收藏二十年最大感受:民间不缺真正的藏家,但缺少理性的藏家
- 富不过三代的终结者: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他的收藏是个传奇:用200元赚到几亿...
- 收藏界不断持续洗牌: 最后能留下的只有这些赢家
- 艺术品市场低迷是障目戏法,富人们纷纷布局艺术品收藏!
- 2025艺术品收藏大动荡!这五大危机你扛得住吗?
- 当我们谈艺术品收藏时,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什么?
- 画说收藏:书画才是收藏中的软黄金“理财选择”!
- 他们才是处在整个收藏界“金字塔”顶端的民间高手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收藏界开始明朗了,未来谁拥有最多的精品藏品,谁就拥有最多的社会财富
- 宋代瓷器:为何让全世界收藏家垂涎三尺,备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