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古时代的乐声:口弦琴
【中华收藏网讯】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考古队在数以万计的各类器物中,甄别出一批距今约4000年的重要乐器——口弦琴。

口弦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研究员表示,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数量有20余件,系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口弦乐器,考古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明确,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据介绍,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均出土于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内。这里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8~9厘米,宽约1厘米,厚仅1~2毫米。与其共存的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最新的测年数据显示,这些口弦琴制作于距今约4000年前。
口弦琴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古乐器,素有人类音乐“活化石”的美誉,是中国古代颇具诗性的乐器之一。其在我国先秦文献中被称作“簧”。《诗经·君子阳阳》载:“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诗经·小雅·鹿鸣》则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现代口弦琴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流行于我国蒙古族、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以及分布于云南的部分少数民族中。国外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北海道阿依努人等也擅长使用此类乐器。可见,口弦琴具有广泛的民族性,为世界上多个民族所使用,保持着人类早期乐器的原型特质,是一种世界性的乐器,承担着沟通人神天地的功能。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