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发掘大型新石器时代墓葬群
【中华收藏网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2日联合宣布,城河遗址王家塝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已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12座。
专家认为,王家塝地点应是城河遗址屈家岭文化的大型墓地,其等级高、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在长江中游地区较为少见。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最初发现于1983年,根据采集到的陶片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考古队在城河遗址西北区域王家塝,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大型墓地。
今年3月,联合考古队开始开展勘探、发掘工作。通过对王家塝地点进行系统布方发掘,发现墓葬218座,其中新石器时代墓葬212座。
根据勘探和发掘情况,墓地东、西、南界已明确,北侧仍存在大量墓葬。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有少部分存在打破关系,显示出作为一处公共墓地,有着明确的规划和布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说,在发掘区内已发现的墓葬遗存中,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墓葬有5座,32座墓葬的开口面积在4平方米左右,61座墓葬在2.5平方米以上,其余墓葬多在1.5—2平方米左右。同时,根据观察,墓葬在空间分布上似乎存在分组现象。这种墓葬面积的差异和空间分布,很可能意味着社会分层和群聚现象。
彭小军认为,王家塝墓地的发现和发掘,为全面了解长江中游地区中等规模城址的聚落布局、社会组织结构提供了新的认识。城河遗址居址—墓葬—城垣三位一体的系统发现,是探索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族群、葬俗、技术工艺,以及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信息支撑。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