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编写完成11处文物今年腾退
【中华收藏网讯】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及《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已完成编写工作,与之配套的《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中轴线申遗风貌设计管理导则》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在“三个文化带”建设方面,八里桥“退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新桥建设工程即将启动;琉璃河遗址核心保护区范围内两个村的搬迁腾退工作今年将启动;怀柔区箭扣南段长城修缮工程即将开工。
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有泉介绍,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规划》已完成编写工作,形成了针对中轴线文物整体的多层次保护规划体系,以更全面地保护中轴线遗产点内、遗产点间、老城环境背景和更大范围内的城市格局。同时,《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文本》也已完成修编。另外,市文物部门已编制《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提出了中轴线遗产区聚焦文物腾退、缓冲区聚焦风貌整治的原则和策略。《2018年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重点任务》也已完成编制工作,提出了文物腾退类11项、文物修缮类7项、风貌整治类8项、文化设施类1项的任务清单。
王有泉介绍,《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的编制正在进行,《计划》将针对中轴线遗产点和遗产环境内的文保单位保护、道路景观塑造、城廓格局强化、历史水系恢复、视廊对景保护、天际线控制、色彩体量和屋顶形式控制、历史街区风貌提升与民生改善、文化展示、遗产管理等方面,按照近、中、远期提出不同阶段的整治和实施要求。《北京中轴线申遗风貌设计管理导则》也已启动编制,将对重要节点、沿街立面、整改地块和缓冲区等提出设计、管理方案,并将加强对老城中轴线申遗核心区内新建项目外形、体量、业态的把控。
目前,市文物部门已推动并实施了6项重点中轴线文物修缮工程,包括:天坛公园南内坛墙及广利门修缮工程、天坛公园双环亭彩画修缮、景山公园观德殿二宫门及院落修缮工程、景山公园寿皇殿安技防和消防设施改造工程、大高玄殿三期修缮、北海公园漪澜堂古建筑群修缮等。正在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的工程包括:故宫南三所西所区古建筑群修缮等工程方案、大高玄殿文物保护规划方案、柏林寺保护规划。在恢复历史河湖水系方面,市文物局与市规划国土委、西城区政府配合,完成了西板桥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开展了织女桥遗址和金水河故道考古调查工作。
此外,“三个文化带”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五年行动计划》、《2018年度重点工作项目》都在编制。其中,在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工作方面,曾被企业占用的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大运河白浮泉遗址,已经正式交由昌平区文物部门按照文物原则进行保护和修缮,未来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对公众展示;大运河重要遗产点——八里桥“退役”工作正在顺利进展中,目前新桥建设方案已经获批,即将启动建设工程。新桥建成后,老桥就将“退役”,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进行修缮,并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利用和展示。
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方面,琉璃河遗址核心保护区范围内两个村的搬迁腾退工作,已经写入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启动搬迁。北法海寺二期修缮正在进行中。
在长城文化带保护方面,怀柔区箭扣南段长城修缮工程即将开工。该工程引入了社会资本,体现了社会资本用于长城保护的“北京特色”。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