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女子把馒头做成艺术品 即将申报非遗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记者来到桓台县新城镇邢庙村,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刘露从工作室里迎出来,还没来得及打招呼,便急匆匆地扎回工作室里,边走边笑着说:“我得快回去,面不等人。”
所谓工作室,其实是刘露老家的老房子,刘露家住张店,每天上午8点开车到邢庙村的工作室,有订单的时候就来做花饽饽蛋糕,没有订单的时候就捏各种小动物、植物等练手艺。
“我在青岛待过许多年,后来家安在了张店,现在又回到了老家,我觉得年轻人回到农村来,挺好。”刘露说。
当天,正是顾客要求做“蛋糕”的日子,是给家里70多岁的老人庆生。刘露在工作间里忙活着,记者到的时候,她和自己的帮手正在捏小面桃。一个个窈窕的面桃子,一排排整齐地站立着,带着绿色的小面叶子粉面含春。一个面的大“底座”,18个小寿桃,一个大寿桃,再加上“生日快乐”和生肖,20多个小“零件”就组成了多层的“中式蛋糕”。
刘露干活麻利,手底下活不停,压完面,说了句做只小猴子,便把面一揉,团团地揉出了小身子,然后一手捏着小身子上的一块面,揉搓着一拉,出来了小手臂,然后是盘着的腿,小耳朵,再装饰上小花朵。然后又拿面做出了红蓝两只小鱼、八爪鱼、小鸡、小狗、小老虎等等。在这过程中,用的全是小梳子、小剪子等简单的工具,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她的一双手。从一个个小面块,到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全凭刘露的一双手。
记者问刘露是不是以前学过美术专业,她笑着摇摇头,说自己是个美术的门外汉,在做这一行之前,她甚至在家里连个馒头也不会蒸。她告诉记者,2017年,她生完孩子后待在家里没有工作,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简直像掉到地上的灰。看到了关于“花饽饽”的报道,她心里突然被触动了。
“我看到花饽饽那么具有传统式的喜庆和漂亮,就觉得我要做这个,之前一直觉得自己要做点事情但不知道做什么,直到看到它,我心里就定了。”刘露说。
孩子还没断奶,刘露就独自去胶东学艺,遇到了自己的师傅——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从一个怎么也学不会急得哭的门外汉,成了能随手捏出各种生动形象的内行。
“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刺猬代表财源滚滚,藕是喜结连理……”刘露介绍不同的花饽饽形象所蕴含的寓意,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结合,让老人和孩子都喜欢传统老手艺,让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不但能用样子吸引人,味道留住人,还能体现传统价值。
“就像我现在觉得,年轻人回到农村来做点事挺好的,咱们能回归老手艺,让传统的东西在现代也能体现文化价值,也挺好的。”刘露说。
记者从桓台县文化馆了解到,刘露的花饽饽手艺,目前即将申报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