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多样的历代文房用具水盂

图1 三国吴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
图2 三国吴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
图3 三国吴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
图4 唐代长沙窑青釉蓝褐彩瓷水盂
图5 康熙款冬青釉马蹄式水盂
图6 雍正款白地红彩草叶纹葫芦形水盂
【中华收藏网讯】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水盂、印章、印盒、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水盂,是一种敛口的小型容器,为盛水磨墨用的盛水器。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水盂作为文房用具最早出现于秦汉,定型于六朝。六朝水盂种类较多,有圆形扁腹、蛙形、兔形、鳖形等。如镇江博物馆藏越窑青釉鳖形瓷水盂(图1),是于2008年市禹山北路和融优山美地三国吴墓出土。通高6、口径1.8、底径5厘米。器呈鳖形,鳖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鳖背(图2)上设管状注水口,鳖腹平坦,平底(图3)。鳖背刻划水波纹装饰。全器施釉,底部无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唐宋水盂的形制承袭前朝,无大变化,一般为小口,圆鼓腹,假圈足。镇江市中山路拓宽工程工地出土1件唐代长沙窑青釉蓝褐彩瓷水盂(图4),高3.8、口径3.2、底径3.3厘米。敛口,鼓腹,假圈足。肩部施蓝褐彩条纹,胎灰白色,较紧密,施釉不到底,釉层光亮。
明清水盂品种多样,康熙时期创烧一种形似马蹄式的水盂,如镇江博物馆藏康熙款冬青釉马蹄式水盂(图5),高7.5、口径4、足径4.8厘米。敛口,圆唇,削肩宽腹,内挖浅圈足,足内“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因形似马蹄,故称马蹄式水盂。全器刻划云纹,祥去飘绕。器型简朴,釉色淡雅,纹饰疏朗而飘逸。冬青釉又称东青釉,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时汴京东窑(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所以称为东青釉,青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雍正款白地红彩草叶纹葫芦形水盂(图6),高4.8、口径3、底径6厘米。敛口,束腰,腹下垂,平底。外腹绘梵红草叶纹,彩色淡雅,纹饰纤细柔和。底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器形小巧,精致可爱。
历代水盂造型小巧、精致可爱,摆在书桌上,不仅是实用器,而且更趋于观赏性、艺术性。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