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展求保护:战乱国文物的悲情
【中华收藏网讯】一批来自阿富汗的珍贵文物正在中国巡回展出,故宫博物院、中国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馆已先后接棒,而河南郑州博物馆、深圳南山博物馆尚在等待。这场文物接力展异常火爆,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且持续刷屏朋友圈,被评为“感动中国”“暖了全世界”。
什么展览如此特殊?既因所展文物本身精美绝伦,更源于珍宝背后的悲情故事。那些至今仍然光彩照人的王冠、黄金杯与黄金壶,一下子把人拉回到2000年前中亚大地上的繁荣盛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阿富汗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相当发达,形成了高度国际化的城邦。然而现在,局势的长期动荡让这个古老国度遍布硝烟与废墟,国民颠沛流离,堂堂国家博物馆竟连最基本的供电都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让文物遗珍远离战火,出国巡展成为保护的最好方式。
中国博物馆为背井离乡的阿富汗文物提供避难所,出于守望相助的情谊,也因为我们曾经历过类似劫难,能够更深刻地感同身受。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文物古迹何可胜数,然而近代以来,当国门被列强砸开,文物的命运何其悲惨:“能搬走的就搬走”,多少遗珍惨遭洗劫、流亡海外;“搬不走的就销毁”,多少瑰宝破碎湮灭、化作焦土……“文物见证的是世事沧桑,更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这不是一句虚话。抗日战争期间,上百万件故宫文物迁徙了大半个中国以躲避战火,又因为内战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漂流过海,隔绝于对岸;至今,每每有中国流失文物在海外拍卖,总有人义愤填膺、心绪难平……岁时流转、换了人间,现在中国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明、守卫民族的记忆,而曾经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文明浩劫,今天依然在世界其他地方上演。目睹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一场跨越中国的文物保护接力,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文明高度。让人感动的是,在相关报道的留言之中,满满是为文物痛惜之情、为接力点赞之声,是“多展一阵,等局势好了再还回去”。来自民间的声音,最真实地展现出全社会的一种强烈共识——我们是文物的保护者,但绝不会乘人之危;中国今天强大了,但绝不会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参观中国的博物馆,每一件藏品都清清白白,每一份说明都光明正大。这种其来有自的君子之风,足以令每一位国民深感自豪,也必将融注进这个国家最坚实的软实力。
“文化不灭,国家永生”——阿富汗珍宝在成都博物馆展出时展板上的标语,表达着我们对阿富汗走出战乱的美好祝愿。我们期待和平之后物归原主,祝愿这个古老而坎坷的国度能够重新闪耀自己的文化光辉。然而,更为现实的道理,恐怕是“国家永生,文化不灭”,唯有强大起来,拥有卫国之力,这个国家的民众方能安全无虞,这个民族的文明才能绵延不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展览丨第八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教学临摹展开幕
-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览在意大利罗马开幕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