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碧玉海晏河清烛台:通体墨绿晶莹 光洁透亮
【中华收藏网讯】武汉博物馆收藏的这对清代碧玉海晏河清烛台(见图),造型雷同,通高22厘米,底盘直径13厘米,均以整件碧玉碾琢雕刻而成,都是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并无拼接。上部为三层圆形蜡扦承盘,由大到小自上而下,盘缘雕刻海浪纹、连珠纹。盘中的蜡扦下粗上尖,形如针锥,用于插放固定蜡烛。中部为一只站立的大雁造型,身形高大健硕,几乎占据了整件器物的二分之一。大雁头顶承盘,嘴衔宝珠,挺胸收腹,神态安详,温和柔顺,粗壮的双足踏在龟背之上,圆睁的双目炯炯有神,羽翼丰满,作展翅欲飞状。下部为洗式底座,盆状,下有三足。内高浮雕一龟,昂首作爬行状,仿佛浮游于茫茫大海之上,形象逼真,动态十足,与绕身的蛇组合成玄武之像。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灵兽,与青龙、白虎、朱雀一起组成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为龟蛇合体的北方水神,故海晏河清的题材中用到了玄武。底座外圈壁浮雕莲瓣纹饰,内壁刻海水纹,仿佛波涛浪涌,与器物“海晏河清”的主题极其契合。
清碧玉海晏河清烛台
海晏河清出自唐代诗人郑锡《日中有王子赋》中的名句“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意谓浑浊的黄河水边清澈了,大海没有浪而风平浪静,比喻国泰民安、盛世太平,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中亦有“一言启口,震动乾坤,山河大地,海晏河清”的描述。这对碧玉海晏河清烛台取“雁”与“晏”的谐音,加上波涛汹涌的海水纹饰及龟蛇合体的水神玄武,形象地呈现出“海晏河清”的美好寓意。
“佩玉春风里,题章蜡烛前。”据《楚辞》“室中之观多珍怪,兰高明烛华容备”之句,可见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烛台,战国时期开始盛行对铜烛台的使用,到了三国、两晋时期,出现了造型多样的青瓷烛台。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玉”,清代康乾盛世时期政局稳定,疆域辽阔,四海清平,国力强盛,经济快速发展,玉器制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玉器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品类丰富,精美绝伦。尤其是宫廷特设的造办处制作了大量的清宫御用玉质生活用品,其中很多还有乾隆皇帝的亲笔御制诗文。这对碧玉海晏河清烛台选料考究,通体墨绿晶莹,光洁透亮。造型逼真传神,工匠集阴线、阳线、隐起、平凸等做传统工艺,勾线流畅匀称,龟背纹理清晰,大雁通身勾线补羽饰,纤细如织,另运用线刻技法,更显羽翼质感,碾琢层层深入,细致入微。清中期宫廷艺术讲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对器物雕琢工艺精湛,纹饰新颖独特,是清代宫廷中富有代表性的一件玉雕摆件,从中可管窥到一片“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的大清康乾盛世景象。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