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电商:大意失“荆州”
【中华收藏网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品电商作为线上成交的代表形式,如今已经成为了传统艺术品交易形式的补充或者升级,越来越得到艺术行业的重视。我们不可否认,艺术品电商已经成为了一种大众的社会经济现象,不少企业资本转战艺术品电商市场,然而,我们对艺术品电商行业所知甚少,至今鲜有大的成功案例,能被人记住的寥寥无几,大多数艺术品电商企业发展比较缓慢,找不到突破口。
据《2016年度TEFAF艺术市场报告》统计,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总体下滑7%,由682亿美元跌至638亿美元;成交量同比下跌2%至3810万件,线上成交的艺术品价值总额保守估计约为47亿美元(约合306亿元人民币),相比前一年上升7%,占全球艺术品及古董销售总额的7%。这个比例,无疑给“火热”的市场交了一盆冷水,然而,电商等入侵艺术行业的痴心不改。
淘宝、苏宁、国美等传统电商以下属频道切入艺术品在线交易,从2013年8月后至今已经四年,如今苏宁、苏宁关于艺术品交易的二级频道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城的类目,淘宝拍卖会更惨,五个字直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闲鱼了。
诚然,这几年已经有这么一大批新进艺术品电商们,背负着资本、商业和艺术的三座大山,也不堪重负,资本重逐利,商业重交易,艺术重沉淀,以资本或商业打市场,在这个艺术圈子里,似乎怎么玩不转呢,短期人气出不来,交易上不去,这些都无梗在喉,敢问:路在何方?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经济现象,艺术品电商行业也有活的比较好的,虽然说不上可以一统江湖,但是呢,占个山头为王还是可以的,他们有一些不可或缺的共性,第一呢,活的比较长,至少是5年以上的,老江湖,或者老油条了,甚至有些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活的比较长呢?他们是在艺术市场的某个红利期成立的,可以说,红利期里,做了就可以赚,而且是赚的是相当容易,鱼多钓鱼的少,如实如是也。
第二呢,专注,做细分类,大而全的机会鲜有成功的,带死不拉活的,也有。毕竟,艺术品电商首先是艺术的电商,必须要懂艺术,懂艺术市场,要有艺术人脉,然后还要懂电商和懂营销,所以,应该在艺术和电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了你就赢了,找不到也未必输,顶多多熬下,直到找对了为止。
第三呢,艺术家是熬出来的,艺术品也是熬出来的,艺术品电商作为艺术产业的衍生品,也不会例外,此时进入,做好熬的准备。伟大都是熬出来的。除此无他。
当然,有人会认为,当下是艺术市场的低谷,可以入手,等待市场好转,赚一笔。说实话,这句话是外行中的外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好的艺术品从来不缺市场,艺术市场也有其不为人知的一套交易法则,圈外人不得而知,而且,这个市场也从来不缺少伯乐,而是缺少“外行”,尤其是那些不懂装懂的“外行”,人傻,最好钱多,然后是,好宰。
所以,艺术凶猛,艺术品电商更凶猛,如果没有三分天下的胸怀和熬性,那么,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否则,一定会大意失荆州,然后是一败涂地。想三分天下,做梦而已。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