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名画之都转向原创艺术 英媒:中国人品位提高
【中华收藏网讯】报道称,赵北说:“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文化及艺术的需求已增长。如今,80后和70后是社会核心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旅行,见多识广,他们有更高的艺术品位。”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英媒称,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大芬油画村曾以“世界高仿名画之都”闻名,但如今被迫转型为原创艺术之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28日报道,20世纪90年代,该村大量出品梵高、萨尔瓦多·达利和克洛德·莫奈等人的经典名画仿制品,据闻那段时期全世界约60%的新绘制的油画都出自该村。
报道称,如今在大芬村仍可以找到许多艺术仿制品,赵小勇被称作“中国梵高”,其画室挤满了客户,他们想要梵高的自画像及其《向日葵》等经典画作的高仿品。
画家曾海芬(音)正临摹着iPad上的爱丁堡公爵菲利普王子的照片。他的英国皇室人物肖像画通过一家机构出售,主要卖给英国的艺术画廊和酒店——酒店从大芬村大量购进油画。在大芬村,一些公司设立专门生产风景画的工作室,最终这些油画都陈列在全世界连锁酒店的走廊上。
报道称,世界领导人的肖像画也很常见,61岁的凌国真(音)经营的店铺既出售领导人的肖像画,也出售略微过时的、原创的乡村美景图。
他说:“如今,国内销售行情很好——风景画卖得最好,加上印象派和抽象画卖得也不赖。几年前,外国买家曾经在我这里购买肖像画和经典名画,但如今不多了。”
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虞升去年7月说:“我们的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大芬已变成廉价仿制品的代名词……就连住在深圳的艺术家们也看不起大芬。”
画家赵北坐在他位于大芬村中心的凌乱的、颜料四处飞溅的画室中说,他欢迎这种转变。对仿制品的需求大多受到外国人的推动,但赵北主要向当地人出售其原创作品——例如他创作的一幅巨画,画面中心是一辆破旧货车的背面。
报道称,赵北说:“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文化及艺术的需求已增长。如今,80后和70后是社会核心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旅行,见多识广,他们有更高的艺术品位。”
但赵北说,尽管重点不再是仿制品类的业务,可是对于原创画家而言,比如他自己,大芬村生产流水线艺术品的名声仍“阴魂不散”。他说:“当人们问我在哪里工作时,我仍会说深圳,而不是大芬村。”
“但更多不愿临摹名画的、有抱负的年轻画家正来到这里,”另一个欢迎这种转变的人是黄海梵(音),他骄傲地展示了一系列略带异国风情的裸女背面图。
他说:“2005年左右,我的作品近80%是仿制品——如今几乎没有一幅是仿制的。当时我制定了一个目标:我希望我的作品全都是原创的,我们正在慢慢地实现这个目标。”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