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名画之都转向原创艺术 英媒:中国人品位提高

【中华收藏网讯】报道称,赵北说:“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文化及艺术的需求已增长。如今,80后和70后是社会核心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旅行,见多识广,他们有更高的艺术品位。”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英媒称,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大芬油画村曾以“世界高仿名画之都”闻名,但如今被迫转型为原创艺术之乡。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月28日报道,20世纪90年代,该村大量出品梵高、萨尔瓦多·达利和克洛德·莫奈等人的经典名画仿制品,据闻那段时期全世界约60%的新绘制的油画都出自该村。
报道称,如今在大芬村仍可以找到许多艺术仿制品,赵小勇被称作“中国梵高”,其画室挤满了客户,他们想要梵高的自画像及其《向日葵》等经典画作的高仿品。
画家曾海芬(音)正临摹着iPad上的爱丁堡公爵菲利普王子的照片。他的英国皇室人物肖像画通过一家机构出售,主要卖给英国的艺术画廊和酒店——酒店从大芬村大量购进油画。在大芬村,一些公司设立专门生产风景画的工作室,最终这些油画都陈列在全世界连锁酒店的走廊上。
报道称,世界领导人的肖像画也很常见,61岁的凌国真(音)经营的店铺既出售领导人的肖像画,也出售略微过时的、原创的乡村美景图。
他说:“如今,国内销售行情很好——风景画卖得最好,加上印象派和抽象画卖得也不赖。几年前,外国买家曾经在我这里购买肖像画和经典名画,但如今不多了。”
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虞升去年7月说:“我们的名声是一把双刃剑,大芬已变成廉价仿制品的代名词……就连住在深圳的艺术家们也看不起大芬。”
画家赵北坐在他位于大芬村中心的凌乱的、颜料四处飞溅的画室中说,他欢迎这种转变。对仿制品的需求大多受到外国人的推动,但赵北主要向当地人出售其原创作品——例如他创作的一幅巨画,画面中心是一辆破旧货车的背面。
报道称,赵北说:“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文化及艺术的需求已增长。如今,80后和70后是社会核心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常旅行,见多识广,他们有更高的艺术品位。”
但赵北说,尽管重点不再是仿制品类的业务,可是对于原创画家而言,比如他自己,大芬村生产流水线艺术品的名声仍“阴魂不散”。他说:“当人们问我在哪里工作时,我仍会说深圳,而不是大芬村。”
“但更多不愿临摹名画的、有抱负的年轻画家正来到这里,”另一个欢迎这种转变的人是黄海梵(音),他骄傲地展示了一系列略带异国风情的裸女背面图。
他说:“2005年左右,我的作品近80%是仿制品——如今几乎没有一幅是仿制的。当时我制定了一个目标:我希望我的作品全都是原创的,我们正在慢慢地实现这个目标。”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