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画造假只能是无解的怪圈吗
【中华收藏网讯】如何买到一幅真的名家字画?看印章、看鉴定书、看书画与鉴定人的合影……闯过这层层关卡,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行业信任的角度,都有十分的把握之后,那么恭喜你,上当了。
近日,贵州遵义警方摧毁了一个制贩假冒名家字画的犯罪网络,这个犯罪网络早在1998年就开始大规模伪造并销售名家书画。能把这项山寨行为持续20年,不是犯罪嫌疑人手段有多高超,而是因为整个市场处于一片混乱状态。
知假卖假是假冒名家字画泛滥的病根源头。如果造假链由地下小作坊组成,那么很容易被击破。可如果造假链由行业内知名从业者、鉴定人与鉴定机构甚至拍卖行组成,让购买者怎么破?比如曾在五年时间里作为范曾指定的唯一范曾字画鉴定人,徐某是假字画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他却被商人成功收买,为假字画开出多张鉴定证书。
知假卖假者处在行业顶端,有的还是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行业口碑的维护者,连他们都亲自参与造假售假的第一线,这个市场的基础信任度就被彻底毁坏了。一群高高在上的骗子,把消费者当成一群可以随意糊弄的傻子——这个曾经出现在电视剧里的情节,就这么年复一年地上演。
知假卖假可恶,知假买假者同样可恨。有些买假者把伪作暂存起来,等到名人去世之后“死无对证”,假字画便成了“真字画”,再投放到市场上牟利。为了囤积居奇,商人纷纷收买书画名家的鉴定人与亲戚朋友,沆瀣一气。
知假卖假与知假买假,一头一尾,让书画市场始终处于病态。当最权威的专家成为造假的帮凶,当“不保证拍品真假”成为拍卖公司的脱责借口,这就意味着,书画市场已经成为无人监管的自由地带。权威沦丧,监管缺席,法律束手无策,造假者轻易一手遮天,买假者更是助长了书画市场的乌烟瘴气。
按理说买假者把售假者告上法庭,是维护利益的最佳渠道,但每年买到伪作的人众多,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者却少之又少。这种怪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伪作转手次数多、售假链条复杂,买假者就算胜诉,往往也难以得到赔偿;二是买假者在知道真相后虽然痛心,但不愿意轻易吐露出来,等待时机将伪作加价转售,被他们视为保护自身权益的最佳方式。
所以,这次警方虽然摧毁了一个犯罪网络,但名家书画造假市场,并不会因羽翼受伤而终止疯狂,仍会有数量庞大的从业者,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从事这个隐蔽性很强的行当。民间正在稳步上升的收藏热,也会为造假者提供持续的温床。
名家书画造假,莫非只能是无解的怪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