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切勿迷恋鉴定证书
【中华收藏网讯】笔者在一位藏友的微信朋友圈中,见到一则庆贺藏品通过鉴定的消息截图。说是一位藏友收藏的“北宋汝窑洗”,经过香港一家拍卖行鉴定,估价高达500万元,并且还给藏家发来了鉴定证书。而在该截图消息下的评论中,还有一些圈友送上祝贺的话语。
后来笔者得知,为了得到这张鉴定证书,藏家可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原来,早在几天前,藏家通过网上渠道联系上一位自称是拍卖行的拍品征集人,得知其藏品将以图片送拍的形式寄到香港去鉴定,如果通过鉴定将需要支付估价的千分之一作为制证费用,不通过鉴定则不收取费用。于是,藏家又请来专业摄影师帮忙负责拍照,折腾了半天时间,才心怀忐忑地将照片发给对方。不曾想仅仅两天后,藏家就收到了对方提供的“好消息”。一阵惊喜之下,为了尽快拿到证书,按照约定,藏家分两次给对方汇款5000元,终于如愿拿到了这张“鉴定证书”。
说实话,这样仿佛“中头彩”般的好事,在笔者看来无疑就是一个骗局。仅从拍卖行以照片送鉴定的过程就令人费解,鉴定证书仅为普通A4纸打印,直观上就毫无权威性可言;尤其500万元的估价也让人对鉴定的目的性生疑,真的又何止这个价格呢?
其实,类似的情形在媒体报道中可谓屡见不鲜。然而,看似很容易就被看穿的骗局,却为何能让藏友乖乖入了局、掏了钱,还要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呢?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除了骗子的巧言诱惑之外,很大一部分还在于藏家内心的浮躁以及对鉴定证书的迷恋。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不少以个人或机构开具的鉴定证书,如文博界具有一定名气的人士,或者珠宝鉴定领域的权威科学鉴定机构等,而正规拍卖行既不会收取鉴定费用,也不提供鉴定证书。另外,目前在瓷器收藏领域,像汝窑、钧窑、元青花的完整器,一般都是由国有博物馆收藏的品种,其存世量之稀少已经是公认的事情。有专家提醒,像这种明显不符合逻辑的事情,藏家还是要多留个心眼,盲目迷信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惨痛的教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