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挖出神秘古墓葬?专家称考古40年,从未见过
古墓葬已经盖上了塑料布,周围拉起警戒线,民警24小时值守
【中华收藏网讯】可能有大发现?
位置
遂宁市蓬溪县新星乡雷堂村白鹤林水库建设工地
深度
地表以下20米左右
外形
长约24米,宽约70厘米(大头处)、20厘米(小头处),高约65厘米
勘验
省考古研究院专家:考古40多年,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初步判断是古墓葬
1月13日晚上8时左右,在位于遂宁市蓬溪县新星乡雷堂村的白鹤林水库(武都饮水工程蓬船灌区)建设工地上,挖掘机师傅一挖斗挖下去,一段神秘的古木显露出来。
14日、15日,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黄家祥,遂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庄文彬分别到达现场查看。初步判断,这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古墓葬。
16日中午,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再次赶到现场,对墓葬进行了现场勘验,随后赶回成都,将连夜工作,争取17日制定出抢救性考古发掘方案。
挖掘机挖出神秘古木
1月13日晚上8时左右,蓬溪县白鹤林水库建设工地灯火通明,在水库大坝枢纽位置,多台挖掘机正在同时作业。
突然,一名挖掘机师傅大喊,“哎呀!挖到啥子了!”四川省武都饮水工程蓬船灌区管理局项目办工作人员于海介绍,当时,挖掘机师傅发现挖下去不对劲,松软的泥土中出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于是下车查看,发现泥土中赫然露出一段神秘的古木。
施工人员汇报后,项目办工作人员迅即赶到现场,决定改用小型工具小心翼翼地将木头周边的泥土清理掉,结果越挖越长,一段大约20多米长的古木显露了出来。
于海介绍,古木地处山坳的平缓区,深度在地表以下20米左右。他们当即向领导作了汇报,又向蓬溪县文井镇派出所报了警。
专家初步研判是古墓葬?
听说挖出了“宝贝”,很多工人都看稀奇。附近村民王雄琼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她在工地上干活,看到了一眼。她称当地从未发现古墓,这次发现的到底是什么,她听到了三个版本,一是古人用的水槽,二是乌木,三是船棺。
蓬溪县文物局局长任彬介绍,得到报告后,市县文物部门负责人一同赶到现场,经过测量,物体长约24米,宽约70厘米(大头处)、20厘米(小头处),高约65厘米。但无法判定究竟是什么,便汇报给了省考古研究院。
任彬说,在14日、15日,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黄家祥、市文物局副局长庄文彬分别现场查看。“黄家祥老专家说自己考古40多年,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任彬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黄家祥初步判断,这是一座古墓葬,而非自然形成的乌木,从形状大小来看,又与此前发现的船棺差别很大,船棺一般在5米左右,从未见过20多米的。
记者联系到黄家祥,他表示,目前还没有正式发掘,暂无法作出更多评价。
连夜制定抢救性发掘方案
16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赶到白鹤林水库工地,看到四名民警正在古墓葬现场值守,有人靠近,会马上劝离,并告知不能随意拍照。
记者现场看到,古墓葬已经用塑料布盖了起来,并在周边拉上了警戒线。蓬溪县公安局白鹤林警务室民警姜旗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从发现古墓葬开始,他们9名民警就在现场开始了24小时的轮班值守。
蓬溪县县委副书记、武都饮水工程蓬船灌区管理局局长文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根据相关说法,这座古墓可能是先秦时期的文物。蓬溪县和蓬管局对这次发现非常重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工程有序推进,以及文物得到科学保护。
任彬介绍,16日中午,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再次赶来,对墓葬进行了现场勘验,随后又赶回成都,将连夜工作,“要在明天拿出抢救性考古发掘方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