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说话变网红 文博类节目在中国获热捧
【中华收藏网讯】“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固定开头。在中国弹幕视频网站上,每当这段解说出现,屏幕上便会飘出大片的用户弹幕评论:“已查收”。
2018年1月1日,《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网络平台首映,第一季共25集,每集时长仅5分钟。仅仅一周,影片在一家视频网站上累计播放量超过70万,并在中国社区网站赢得高分评价。
片中出场的每一件文物都可谓“大牌”:有“天下第一剑”之誉的越王勾践剑、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龙山蛋壳黑陶杯、刻有最早文字记载“中国”一词铭文的何尊……即便担纲“配角”出场的文物,也几乎件件是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然而,《如果国宝会说话》竟“调侃”起这些“大腕”:在宣传海报中,三星堆青铜人像仿佛金刚怒目,警告“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圆形环状的太阳神鸟金箔被戏称为“美瞳”;而粗犷雄壮的祭祀礼器陶鹰鼎也被冠上“胖胖腿”的名号……
“我们想把文物捧红,让国宝成为明星。”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总导演徐欢说,“我们首先是尽量呈现文物,呈现细节,还原它本身的价值点,把文物凸显出来。”
为了最好地展现文物,创作团队开展了一次“文物海选”。摄制组走遍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从超过385万件珍贵文物中精选了100件国宝加以呈现。这批国宝年代上至史前,下至明清,横跨八千年岁月。
“八千年,人们会一下子想到河流。河流有源头,并且不断流淌下去,一个个国宝就像河里的一颗颗珍珠。”据徐欢介绍,制作团队把将近一半的时间用在了文物的遴选上。长时间与大量国宝文物打交道,让创作团队练出了“慧眼识珠”的本事,徐欢笑称,如今团队的不少成员“已经可以报考文博专业”了。
“古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像我们。”徐欢说,这是她在整理过这么多文物资料后最深切的体会。举例来说,纪录片第一集介绍的人头壶,以壶身“腹部”宽大浑圆的设计,隐喻女性的丰腴身材与生育机能;窄小的出水口降低了器物的实用性,但它却意有所指——当水从人头壶的眼睛流出,恰如泪水流淌,纪念人类孕育的最初痛楚。
“古人在一个陶盆上画两条鱼、一些鸟兽时,他们的心境、创作趣味应该和我们今天差不多。”徐欢认为,透过文物人们会发现,生老病死、苦痛喜乐、命运沉浮、社会更迭,这些今人仍在思索的问题,同样也是古人的关切。“我想如果国宝会说话,那么这就是它们要传递的信息。”
“会说话”的文物征服了许多观众,他们在网上直抒胸臆,表达对古文物的热爱:“15集了,终于等到你说话了”“天啊,姿态好美”“莫名觉得好萌”“心向往之”……
这种热爱并不只是虚拟空间的一时兴起。
“快,先来看我的陶鹰鼎。”刚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在北京读大学的相同学就拉上同伴直奔陶鹰鼎展位而来。“别看它长得很萌,但在过去它做成鹰的样子,是用来祭祀的……”相同学为同伴介绍道。

相同学告诉记者,她原先就常来国博,在看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后,她忽然发现文物介绍竟然可以如此有趣,这让她有了领着朋友来看展的计划。
像相同学这样的“博物馆爱好者”在中国并非少数。数据显示,自2008年中国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呈逐年攀升之势。2016年,中国博物馆平均单日接待观众数量逾230万人次。
从2015年“石渠宝笈特展”带来“故宫跑”热潮,到妇好墓、海昏侯墓文物展大受欢迎,再到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吸引上万人排队……一系列文博展览的火爆,见证了中国人对历史文物与传统文化与日俱增的热情。

除了《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外,近期另一档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也赢得大众好评。这些文博类节目,既开启了大众深入了解传统文物的通道,也回应了国民对文博类资源的文化需求。
“网络或者电视本来就是社会现实的某种镜像。目前,文博文化的普及已初具成熟度,因此在过去看来阳春白雪的文物,事实上也不疏远于大众了。此时,影像化的呈现形式便更能帮助人们进一步去了解文物。”《广电时评》执行主编何天平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