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收藏家向辽宁赠送8件珍贵古化物化石
【中华收藏网讯】1月13日,“接收欧洲赠送的辽西化石回辽宁仪式”,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举行。
来自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古生物学会、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沈阳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李廷栋院士、刘嘉麒院士等业内人士为回归辽宁的古生物化石揭幕。
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孙革教授介绍,2017年,法国化石收藏家艾斯奎里等委托比利时恐龙学家哥德弗洛伊特教授与他联系,主动提出将其在欧洲收集和研究的8件产于辽宁的重要化石标本无偿赠送“返乡”。
经中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的协助下,双方在比利时皇家自然历史研究所正式举行了化石赠送交接仪式,最终安全运抵沈阳。
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本次赠送的古生物化石为7件带羽毛恐龙化石和1件原始鸟类化石。包括距今1.6亿年前的赫氏近鸟龙、短羽始中国羽龙、徐氏曙光鸟;距今1.25亿年前的曲足热河鸟;2017年公布的新属种孙氏丝鸟龙。与会专家还现场鉴定了其余3件有待详细研究的带羽毛恐龙化石。
孙革介绍,自2010年颁布《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来,中国化石保护的法制化日益深入人心,并在海外产生积极反响,本次赠送也是海外收藏家和研究专家支持中国化石保护工作的具体体现。
这批回归的珍贵古生物化石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将促进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比如徐氏曙光鸟为迄今世界最早的鸟,其年代比“始祖鸟”还早1000余万年;赫氏近鸟龙为迄今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1月13日,“接收欧洲赠送的辽西化石回辽宁仪式”,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举行。图为与会专家现场鉴定化石。朱明宇摄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由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与沈阳师范大学共建,2011年5月开馆以来,已接待海内外观众150余万,成为辽宁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之一。其展品包括迄今世界最早的花“中华古果”、迄今最原始的具毛发似哺乳动物“巨齿兽”、全球中生代唯一发现会滑行的蜥蜴“赵氏翔龙”等珍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