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盗墓笔记》!天目山两座清代古墓塔被盗
【中华收藏网讯】南派三叔的一部《盗墓笔记》,让看客们赞声一片,但小说总归是小说。这要放在现实里头,可是件犯法的事。近日,浙江临安天目山上演了现实版盗墓记,被临安警方一举破获。
前几天,当得知几个月前失窃的两座古墓塔被临安警方全部找回时,浙江杭州临安区天目山镇武山村的村长陈兴良舒了一口气。“这两座古墓塔对我们村的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啊。”村长陈兴良说。
两座清代古墓塔被整座搬走
2017年11月,武山村的村民如同往常一样,到西坞俺遗址附近竹林挖笋。挖笋过程中发现,藏在竹林深处的两座古墓塔不见了,现场除了基座,整座墓塔都被人搬走了。
“这两座古墓塔被盗的位置是天目山镇武山村西坞庵遗址,是和尚灵塔,建于清代年间。”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时,在天目山镇武山村发现西坞庵遗址,并有两座古墓塔,古墓塔下面是墓室。
“这两座古墓塔,我们从小就知道,因为很少有人上去看,之前已经荒废了,前几年还组织过翻修。”武山村村长陈兴良说,这两座灵塔对武山村来说有重要的意义。随即,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和武山村村长陈兴良向於潜派出所报警。
三名陌生男子出现在竹林中
古墓塔由塔盖、塔身、塔座组成,属于青石构件,每个构件均重达几百斤,古墓塔是如何被运下陡峭的竹林?相关线索眼中缺失,案件侦办一度陷入了困境。
通过民警大量走访调查,有村民反映在11月13日,她们在山上挖笋时,看见有三名陌生男子从西坞庵竹林地里搬石头,放到一辆小货车上。
於潜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追查,在村道监控里找到了线索,追踪发现了湖州长兴的蔡某,长期从事古玩生意,特别爱好古墓、石头等,并发现蔡某在2014年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缓刑。
临安警方立即赶赴湖州长兴进行调查,在湖州警方的配合下,并结合多方面调查与分析研判,蔡某具有重大犯罪嫌疑。
雇佣12人搬走百余斤石墓塔
经过研判决定,临安警方开始对犯罪嫌疑人蔡某实施抓捕。12月8日,民警在蔡某湖州长兴的家中将他当场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蔡某对在临安天目山盗窃两座古墓塔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庆幸的是,两座古墓塔共6组12件全部找回,其中一座塔的塔盖与塔身被蔡某组合后放在家中竟然当作茶几使用。
今年1月3日,该案其他12名嫌疑人全部到案。经浙江省文物鉴定机构鉴定,失窃的两座古墓塔,一座为松隐禅师塔,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俗家姓张,名德然,在元末明初很有威望;另一座相距近百米,规模相对小一点,为云松际林禅师塔,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属于一般文物。
2017年8月,蔡某通过网络查询到临安天目山周围有很多古禅师塔,并到天目山实地勘察了一下,确实发现有古禅师塔的存在。于是,蔡某便招募司机和搬运工等12人,从9月至11月,前后分四次将两座古墓塔6组12件的青石构件通过面包车、小货车运回湖州长兴家中,待价而沽。
1月3日,经临安区文化保护管理所确认,这起盗窃古墓塔案成功破获,被盗文物全数追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