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十字绣卖388万?上海现十字绣装裱拍卖骗局

【中华收藏网讯】原本是自己买来材料怡情养性的十字绣,花三、四万装裱之后竟能卖出数十万的高价?日前奉贤公安破获一起以“装裱”、“拍卖”为由进行诈骗的案件。记者查询发现,2014年这一骗局就曾被焦点访谈曝光,近年来全国各地仍在陆续发生此类案件。据业内人士介绍,此类案件与上海此前侦破的“文物鉴赏、拍卖”诈骗案套路相似,都是以“高额拍卖”为饵,骗取中间环节的高额费用:“如果对市场行情有所了解,就知道这样的天价拍卖根本不可能。”
2017年9月开始,奉贤公安分局西渡派出所陆续接到辖区多位女性居民报案:一张姓女子以帮助拍卖十字绣为由诈骗钱财。经了解,这些被害人平时喜欢绣十字绣,在购买原料过程中认识了经营十字绣店的张某。张某向多名被害人宣称,自己可以高价回收大型十字绣作品。
然而多名被害人完成十字绣成品再送至张某处时,张某却改口称自己不能回收,但可以帮助拍卖,而且拍卖的回报丰厚。不过张某也表示,成品想要拍卖就要先进行装裱,否则“裸品”是无法拍卖的。而且装裱所用的框十分讲究,装裱框越贵,拍卖价格也越高,一副大型十字绣倘若花三、四万元进行装裱,往往能拍卖到三、四十万。
一些信以为真的被害人便同意让张某帮忙装裱,并委托她进行拍卖。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名被害人发现,十字绣未被卖掉,装裱费远超市场水平。感觉上当受骗的被害人纷纷选择报警。
民警经走访排摸,于11月30日晚在奉贤区望园路上一住宅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到案后,张某如实供述了诈骗事实。据张某交代,所谓的拍卖“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十字绣虽有市场交易,但价格远没有张某吹嘘的高,“几十万卖一副十字绣基本不可能”。张某之所以向多名被害人极力吹嘘,只为赚取高额的装裱费。此后这些十字绣作品虽然的确可以委托拍卖公司拍卖,但因价格过高,至今未能卖出一副。
目前张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奉贤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经警方初步查证,已找到被害人10人,涉案金额30余万元,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此次涉案的《清明上河图》也是传闻拍出天价的十字绣题材。此次涉案的《清明上河图》也是传闻拍出天价的十字绣题材。
记者查询发现,这样的诈骗守法并不新鲜,在全国各地都曾发生过。在网上搜索,还能找到部分号称高价回收、拍卖十字绣作品的网站。记者点开其中一个网站,其首页醒目位置写着“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拍出120万元”的消息。然而这一消息既没拍卖的时间地点,也没有消息来源。记者随后搜索天价十字绣《清明上河图》时,竟发现还有十字绣拍卖网站以语音的方式称这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在2006年卖出了388万元!
“388万元,2006年在上海都能买套不错的房子了,你觉得可能性大么?”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刺绣领域十字绣难度并不高,普通爱好者自学也能进行,价值主要体现在耗费的时间上,缺少艺术品的艺术性和稀缺性:“标价几万的很多都是有价无市。”
记者在福州路上多家装裱店了解到,根据装裱尺寸和材料选择价格会有不同:“但要花三四万的装裱费用的并不多,尤其是十字绣,并不像书法或国画那样需要手艺把纸张抹平,一般来说几百元就能装好。”
据业内人士分析,所谓的十字绣“精心装裱,高价拍卖”跟此前上海曾经侦破的文物“高价鉴定再拍卖”的诈骗案类似:“嫌疑人在意的是中间环节收取的各类费用,这些东西事实上几乎都不可能高价拍卖掉。”警方也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高价拍卖”的许诺,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不要预付前期“运作费”等。
栏目主编:简工博文字编辑:简工博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