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首秀获赞 官方吐槽文物笑cry
【中华收藏网讯】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终于在期待中完成首秀,五件来自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向观众“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官方幽默吐槽解说获赞。
昨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终于在期待中完成首秀,五件来自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向观众“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来自西安半坡博物馆的人头壶,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6000多年前,作为一件盛水器,人头壶见证了人类最初的创造力,撅起的嘴角、抬起的头颅完成了人类“最初的凝望”。作为开篇之作,人头壶成功开启了“萌”文物时代,有观众自发为它制作了表情包“笑得像个6000岁的孩子”,十分逗趣。
来自河南博物馆的贾湖骨笛,昨晚第二位出场,它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穿越九千年的笛声”在荧屏响起。片中,中央民族乐团笛子演奏家丁晓逵吹响骨笛,小小的乐器发出悠扬的声音,美妙绝伦。第三位出场的是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陶鹰鼎,在片中,官方解说“这是一只有着胖胖腿的鹰”、“它有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如此跳脱的解说风格,让网友们调侃“官方吐槽最致命”。
还有来自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0.2毫米的精致”的龙山蛋壳黑陶杯,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红山玉龙,它们无不显示着早期造物者的神奇创造力。
这五件文物皆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距今4000到9000年前诞生,一路走到今天,都拥有十分坎坷的“人生”。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镜头里,它们“活”了起来。可以看出,在片中制片方使用了不同的形式去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紧凑的剪辑、大气的文案、激燃的bgm,都让这部纪录片离观众更近了一点。接下来还有哪些国宝“反差萌”来袭?敬请期待。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