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摄影师:看升旗热血沸腾 年轻人越来越多
【中华收藏网讯】今年55岁的天安门摄影师高源已参加了40年的天安门升旗仪式,从上世纪70年末正式的升旗仪式开始时,高源就开始目睹升旗的庄严和神圣。
今年升旗仪式对于他来说,不一样的地方是,负责升旗仪式由以往的“国旗班”换成了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
为了感受人民解放军庄严的升旗仪式,感受到解放军仪仗队新面貌,高源凌晨3点赶到了天安门广场,他想选取一个最佳的位置记录升旗仪式,等了4个多小时,腿脚发麻,身体冻得发抖,可当8名礼号手在天安门城楼上吹响号角时,他马上热血沸腾,激动不已,身体一下子热了起来。
虽然每年都来参加升旗仪式,但是对于高源来说,每一次感觉都不一样,每一次在脑海里都像过电影一样感受国家的发展。
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的群众现场观看升旗。本文图均为天安门摄影师高源图
现场热血沸腾
“今年的升国旗仪式,更加威武,现场真是热血沸腾,我从1977年开始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到现在已经40年了,差不多看了5000多次升旗仪式,每一次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激动不已。”高源带着颤抖的声音告诉澎湃新闻。
8个礼号手吹响号角,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踏步向前,他们每踏一步,都让高源脑海里闪现着国家发展的画面。
“别看时间短,升旗时,自己都情不自禁的想着国家发展,要不怎么会热血沸腾。”高源说,升旗时,眼睛不够看,手也不够用,为了记录现场的神圣时刻,作为一个老摄影师,拍照时,激动的手一直发抖。
“没升旗前身体感觉很冷,升完旗以后浑身都暖和,热血澎湃,脸也热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我身旁几个从江西赶来的小姑娘,一夜没睡,冻得直哆嗦,但是在升旗结束时说,看完升旗,不冷了。”
升旗结束后,天安门前放飞和平鸽。
看升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高源告诉澎湃新闻,升旗时,让他感触最深的一点是,看升旗的年轻人变得更多。
参加升旗的人们基本上凌晨一两点就到了天门,有很多年轻人一晚上不睡觉。“本来以为参加升旗仪式应该像我这种岁数的人居多,但在现场发现,年轻人居多,我很高兴,这说明年轻人对国家的爱和关心一点都不比我们少。”高源说,当国歌声响起时,现场男女老少都情不自禁地唱起国歌,“不是我一个人,现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都主动唱国歌,都行注目礼。”
吹响新时代的冲锋号
高源告诉澎湃新闻,参加了很多年的升旗仪式,今天感觉更不一样,当天安门前的8名礼号手吹响号角时,突然感觉这就是“新时代的冲锋号”。
高源发现,今年升旗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仪仗兵的数量比以往多,军乐队人数比以往多,更重要的是参加升旗的人越来越多。
“吹号的时候,血液往上涌,这几年国家的变化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参加完升旗仪式后的高源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有同事说他:“你这老人,起什么哄。”
他说,对于一个从业38年的天安门摄影师而言,对天安门的感情自然不一样。他一年里有一半的时间在看升国旗,30多年已看过5000多次升旗仪式。“每次看都不一样,当国歌奏起时,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来,每次都是注目远视。”
看升旗,再看今天中国的变化,特别是科技军事的发展、天眼望远镜、神五上天……这些画面随着升旗在高源脑海里闪现,“我们国家正越来越强,我们正迈向新时代。”高源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