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发现商周大墓 3000年前古代景象出土

【中华收藏网讯】3000多年前,位于商周边陲的宁夏彭阳县新集乡路网纵横,铸铜作坊、制陶作坊中烟火冲天,匠人挥汗如雨,满载货物的客商从远方归来……华夏文明与戎狄文明在这里交汇融通。
今年4月,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的发现,让封存了3000多年的热闹景象再次呈现于世人面前,其中西周早期诸侯级别墓葬的发现使墓主人的“生活圈”逐渐浮出水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墓葬口小底大,呈甲字形,墓道通长20米,墓室中棺椁已腐朽,墓主人残存的尸骨和陪葬车辆轮廓清晰可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认为,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墓葬年代为西周早期,虽然目前尚无铭文证明大墓主人的具体身份,但西周早期带有墓道的墓葬一般为诸侯级别。
遗址墓葬区还发掘出马坑3座、车马坑1座,埋葬马匹2至12匹不等,马匹尸骨清晰完整,车马坑内的4辆车拆卸放置,车轮轮廓清晰可见。此外,出土的銮铃、泡饰等铜车马器和绿松石、玉璧、玛瑙等珍品虽锈迹斑斑,但保存完好。这些都显示出墓主人地位显赫。
通过这些精美罕见的出土文物,可见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生前生活十分奢华。专家认为,虽然被盗严重,但出土的文物大多产自外地,都是流通而来,可以推断,墓主人与当时的中央王朝联系紧密,这也反映了西周时期稀缺资源的大范围输送和调剂。
然而,墓葬、马坑、车马坑所在的墓葬区只是占地60多万平方米的姚河塬商周遗址的一部分。经考古钻探发现,遗址内还分布有墓葬、祭祀坑、铸铜作坊、制陶作坊、池渠系统、路网等遗迹。从出土的陶片、青铜车马器等判断,该遗址从商代晚期延续到西周中期。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墓葬区被部分发掘外,遗址的其他部分仍掩埋在农田、村庄、道路之下。
近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8名考古专家来到发掘现场进行论证,认为该遗址的发掘是近年来商周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对研究周文化的起源和形成以及西周王朝建立后对西部边缘地区的控制管理模式等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微博)说,过去发现的西周遗址基本只有墓地,姚河塬商周遗址保存如此完整,十分罕见,是了解西周社会非常难得的机会。南京大学教授水涛则认为,姚河塬商周遗址可能是一处未见于文献记载的西周封国所在。
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姚河塬商周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不仅有西周文化遗存,还可以观察到商文化、寺洼文化等,说明多族群广泛的交流和联系。
姚河塬商周遗址考古队队长马强说,下一步,考古队将通过进一步发掘,全面了解遗址中铸铜作坊、陶器作坊、壕沟等遗迹的具体构造,并加强对遗址的保护。
据了解,彭阳县位于六盘山脉东侧,境内的红河为泾河支流,是东西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通道。该流域自史前以来文化遗存丰富多样,流域内大量分布的西戎墓葬是探讨周戎、秦戎关系的重要区域。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