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沈阳故宫门口开茶馆
【中华收藏网讯】“我的小茶馆就在故宫门口,故宫文物‘下马碑’的对面,虽然不大,但是我也把它当成沈阳的一个小窗口,希望外地游客在我的小茶馆歇脚喝茶时,通过我的小茶馆了解沈阳文化,了解茶文化。”
在沈阳故宫的旁边,有一家名叫“独一处”的小茶馆,这家茶馆不同于沈阳其他的茶楼——简简单单,只有一杯干净的茶,而且还给老年游客、需要给孩子冲奶粉的妈妈们免费提供热水,同时还印制一些沈阳特色的文化宣传单免费发放。
观景:
提供最佳观览点让游客鸟瞰故宫全景
昨日,记者来到了独一处茶馆,小馆的馆主刘萍一身素衣坐在茶台前,向记者道出了开茶馆的初衷:“我开茶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只是想将山里的好茶带给真正爱喝茶的人,让来沈阳旅游的人能喝到地道的家乡茶,觉得沈阳是一个有内涵的城市!”
刘萍的小茶馆消费很亲民,一楼大碗茶20元一杯,无限续杯,不限时间,茶都是刘萍从全国各地深山中,从非遗传人手中寻来的,她还为茶客绘制了春、夏、秋、冬12个月的饮茶表,刘萍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沈城的爱茶之人,和来沈阳旅游的外地人能喝到一杯干净的、纯粹的茶!
刘萍的茶馆除了价格吸引游客,还有一个看点,即站在三楼平台上,可以看到整个故宫,刘萍会免费邀请茶客们上楼观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欣赏故宫的美。特别是冬天,白雪皑皑,红墙绿瓦,当看到这样的人文美景,会觉得生活在沈阳格外幸福……
公益:
一杯热水温暖外地游客的心
一杯热水,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很简单,饮水机一开自然就来了。但是对于出来旅游的人来说,有时候一杯热水不仅难得,而且更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热情。
在采访当天,记者就遇到一位来自安徽的游客李女士,李女士是带着两岁的孩子和父母来沈阳故宫参观,到了中午时间,老人需要喝水吃药,孩子需要冲奶粉,但是带出来的热水已经不热了。李女士就来到了独一处茶馆,她本以为需要消费才能得到热水,但是刘萍得知后,立即提供了热水,而且还让老人和孩子免费休息。李女士激动地对记者说:“都说东北人是活雷锋,我今天确实看见东北人的热情了。”
刘萍的很多朋友都说,刘萍有点“傻”,守着一个卖热水都能赚钱的宝地却要做公益。对此,刘萍说:“我26岁开始投入商海,沉沉浮浮;32岁,小有所成!36岁的元旦,幸运之神光顾,我便和死亡擦肩而过;37岁,大隐隐于市,我在故宫门口开了一间小茶馆,我看淡了金钱,我只希望外地游客离开沈阳的时候,感觉沈阳故宫旁边有一个有人情味的小茶馆。”
捐赠:
为故宫步行街捐赠茶文化青石雕塑
“茶,本就是一片树叶,在几千年前和人类初遇时,它被当成解毒的药方,后又经过人类的智慧,变成一道饮品。这片小小的树叶春日而发,在茶人的手中,生命历经枯萎、沉睡;在独一处小馆的杯中遇水重生,绽放……多么美好的过程!我希望我的后半生,能够传播沈阳文化和茶文化!”刘萍说。
刘萍曾经用了三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各大茶山,她说:“我奔走茶山的旅途很幸福,因为茶山上有古老的传说,有茶农的质朴,还有各地的风土人情,一片水土养育一片茶林,我要把各地的故事带出来,要立志做一个茶文化的传播者。”让好茶走出大山,让都市里的人了解茶文化,是刘萍一直坚持的理念。她根据沈阳人的生活特点,绘制了一年四季的饮茶表。
另外,为了增加故宫步行街的人文景观和茶文化氛围,刘萍还出资十余万元,打造了清文化主题茶趣图——茶文化青石雕塑,目前正在制作中,她已经决定将其免费捐给故宫步行街,为步行街增加一份文化色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