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难民画家创作“滴血的小提琴”盼望祖国和平
【中华收藏网讯】作为叙利亚的文明古城,大马士革、巴尔米拉,这些代表着丰饶美好的地方,如今遭战火蹂躏变身废墟一片。然而,印刻在叙利亚人民心中的美好记忆却从未被磨灭。在约旦,29岁的叙利亚难民画家奈达·哈姆达近日举办了个人画展,她用一双巧手,将大马士革等地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以及危机爆发后国家遭受的苦难生动地展现出来。
大漠骆驼帐篷,阿拉伯传统服饰,清真寺掩映下的民宅,海滨旖旎的风光,这些都代表着曾经祥和美好的叙利亚。然而,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一对被火山熔岩渐渐隔开的情侣,他们的眼中满含不舍与绝望。
叙利亚难民画家奈达·哈姆达:这幅画表现了战争使得亲人分离,母亲和儿子、父亲和孩子、丈夫和妻子,很多人都分离,这就是这幅画的主题。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奈达的真实写照。战争让她失去了丈夫,自己带着三个孩子逃到异乡沦为难民。梦魇般经历让奈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痛不欲生,直到有一天她再次拿起画笔开始创作。
叙利亚难民画家奈达·哈姆达:我想通过作画来表达我仍然活着并且工作着,我哥哥有个玻璃店,他帮我设计玻璃的形状并且帮我切割好玻璃,然后我把画纸粘在玻璃上开始作画,最后装上画框。
在一幅幅作品中,奈达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这幅“滴血的小提琴”表现的就是她“从幸福到绝望,再到心中仍怀有希望”的心路历程,也是众多渴望祖国和平的叙利亚人的心声。奈达说,尽管生活艰难,但她会一直画下去。
叙利亚难民画家奈达·哈姆达:这幅画表达的是叙利亚的每个城市都遭到了毁坏,整个叙利亚成为了一条血河,这条河变成了这个美丽的女孩,这个女孩拉小提琴时鲜血开始滴下,当血滴下来时浇灌成了绿色的植物(象征和平),这都是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的鲜血。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