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排队在缅甸看大佛洗脸
【中华收藏网讯】在缅甸各地,浇水浴佛都很常见,然而给佛像洗脸就不多见了,曼德勒的摩诃穆尼佛像洗脸仪式名声在外,多年前就已经纳入《孤独星球》必游项目,但因为仪式举行时间太早,外国游客早起去观看的不多。

缅甸佛教三大圣物之一
传说世间只有五座佛像与佛祖同相,两座在印度,两座在天堂,而剩下的就是摩诃穆尼佛像。1896年大臣吴冈在原来的佛龛上重建新的佛塔安放佛像,即现今看到的佛塔。摩诃穆尼佛像是缅甸佛教三大圣物之一,和仰光大金塔、斋托大金石齐名,是全缅佛教徒一生至少要去朝拜一次的圣物,也吸引了众多海外游客。
给佛像洗脸的传统始于1988年2月17日,由般雅万萨大和尚始创,各大寺庙的住持们轮流住持洗脸,从未间断过。
凌晨开始排队等候
凌晨3时30分,摩诃穆尼佛塔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拜佛的人,手捧各类鲜花、各种水果点心等,或坐或站等待着佛塔开门。天色还很暗,佛塔前却灯火通明,卖花的和卖点心的小贩忙得不亦乐乎。
正好是斋戒日,前来观看洗脸的人络绎不绝,佛塔的前厅已经挤满了人。4时,佛塔开门了,信众们纷纷挤上前去,想要抢占离佛像近一些的位置以获得更多佛光的照耀。进入佛塔正厅的最后一道门上挂着巨大的液晶屏幕,实时转播佛像前面发生的情况。
进入佛塔正厅后,有几名身着白衣的居士引导大家把花和各种供品放到盘子或花篮里。大家陆续在佛像正对的跪拜区或蹲或坐或跪。整个大厅大概可容纳400人。有些挤不到正厅的人,只好在侧厅观看洗脸仪式。
居士们准备好给佛祖洗脸需要的绸缎、毛巾、刷子等用品,值日住持缓缓走上佛像腿部的支架,先对着佛像拜三拜,接过居士递给他的金色绸缎给佛像披上,绸缎共有三层,尺寸不一,最小的只能围住佛像的脖子,最长的可以盖住佛像两肩上的铠甲,三层绸缎把佛像整个上半身裹得严严实实,防止佛像上有积水。
洗脸过程持续一个半小时
就如常人刷牙洗脸一样,给佛祖洗脸也不是一抹而“净”。住持先用毛巾蘸着清水轻轻擦拭佛像脸部之后,用巨大的刷子给佛祖“刷牙”,刷牙后又用清水擦拭一遍面部,而后给佛像涂上“特纳卡”(用黄香楝粉制成的护肤品),缅甸人涂特纳卡都是作为防晒美白霜用,而佛祖用特纳卡更像是洗面奶。在佛祖整个脸上涂上特纳卡之后,住持拿起扇子给佛祖扇风,似乎是想让特纳卡快些干掉,然而两分钟后,住持又拿起毛巾拭去佛祖脸上的特纳卡,然后用清水反复擦拭佛祖面部,据说清水里面还掺了信徒们供奉的高级香水,确实,在洗脸过程中整个佛塔里面都弥漫着浓郁的香气。谁也不知道住持反反复复给佛像擦拭了多少遍,洗脸仪式的标准是要把信众们供奉的毛巾用完,每块毛巾都要在佛像上擦拭过,用过的毛巾,则由居士接过放在盘子里,信众们可以自己把毛巾领回家继续使用,大概这些毛巾也具有了消灾的神力吧。
整个洗脸仪式持续近一个半小时。下面围观的信众们虔诚地念经打坐,也不乏我这样的外国游客一直拍照。因为是周六斋戒日,前来拜佛的人比平常多了一倍,还有许多泰国佛教徒专门来观看浴佛仪式,一位泰国僧侣也接受了不少缅甸人的跪拜。
近6时,天色已经很亮了。住持终于用完所有毛巾,摘掉裹在佛像上的绸缎,擦干佛像身上的水珠,用扇子扇了几下。两名居士又举着古时皇帝出行用的长长的御扇继续给佛像扇风,直到水汽干了之后,佛像终于迎来第一批“贴金客”(给佛像贴金箔的信众),浴佛仪式终于结束,新的一天开始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