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中藏家群体带来的新转变
【中华收藏网讯】钱币是一个有着深厚民间基础的收藏类别,即使不做收藏的人也会经常接触到。近期,有法院在网上拍卖一批银元和铜元,引发了“围观热潮”:拍卖中的两枚民国银元,起拍价73.5元,经过1136次的竞买,907次的延时成交价格高达30549.5元;另一批拍卖的89枚铜元,更是引得近10万人围观,起拍价345.1元,成交价31020.1元。可以说,成交价和估价是云泥之别了,而以当仁不让的气势拍下这些银元和铜元的是同一人——一位来自上海的80后藏家。在拍得之后,这位藏家在交付前就赶到了济南,可以看出出价如此之高是出自真正的喜爱。这件不大不小的事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下民间收藏的趋势以及民间收藏群体的转变。
民间收藏的基础自然是庞大的收藏人群,特别是其中的邮币卡类别,是普通藏家易于获得而且具有相关收藏纪念意义的收藏品。同时这部分的收藏品价格也不会太“过分”,通常有公认的衡量,可以说是民间收藏里面的大类之一。这部分的藏品流通性也十分优秀,以物易钱或者易物都十分方便,如果身处一个收藏圈里,更是能获得良好的收藏体验。之前有媒体报道的收藏几千枚钱币的“天才少年”,且不论新闻本身,单是这样的报道出现也说明了邮币卡这部分的收藏在民间收藏中的分量。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是收藏群体的转变和对市场的影响。前文所述的上海藏家,有几个鲜明的标签,一是80后的年龄标签,二是家族企业工作的经济标签,三是父辈的影响。这几个标签恰恰是整个收藏市场中新晋群体的标识,年轻化的藏家、有着相关经济基础并受到相关的收藏熏陶,造就了新一批对藏品执著追求的群体。他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从藏品获利,特别是邮币卡这种对他们来说没有经济负担的收藏项目来说,他们考虑的首先是爱好,就像那个上海藏家所说,“就是放在家里看着,心里也高兴!”这类新晋藏家的爱好和取舍势必会影响到整个收藏市场的走向!
藏品和藏家,收藏市场里的两端,藏品在历史的前进中会逐步地累积,而藏家,在经济和消费观的不断变化下,也会走向不同的方向。两条线交汇之处,往往就是收藏市场的闪光点,而在民间收藏的范畴里,这些闪光点如群星闪耀,方能组成绚丽的收藏文化“银河”!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