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7旬华人画家每天作画5小时
【中华收藏网讯】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张天相是马来西亚的一位华人画家,自幼衷情于画作。虽然现在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他从未想过放弃画画。
绘画是挚爱
张天相小学时候就很喜欢画画。后来母亲的一位朋友送了一盒木质彩笔给他,这让他对绘画的热爱愈加深厚。“那个时候一盒彩笔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在那之前我都是画黑白素描的,收到彩笔后就开始专注彩色画。”后来他升学进入华侨独中(现为巴生滨华独中),遇到了启蒙老师陈金沙,这位老师对他的绘画生涯影响很大。
高中毕业,张天相被推选为毕业特刊的主编,亲手创作了特刊封面的艺术字。“毕业后,我说要去新加坡念南洋美专,当时(上世纪60年代)人们对艺术都不感兴趣,认为没有出路,但我的父母很支持,让我去学喜欢的东西。”
张天相对艺术是非常执著的,完成学业后他特地又去到日本和德国学习深造,加深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学成归国后他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当美术员,凭着努力与天分很快升到美术总监、创意总监,在职场上如鱼得水。
但到80年代,他毅然放弃高薪厚职,决心当一名专业画家,当时他的每幅画售价已超过1万令吉。
最爱人像画
虽然画过各种题材的画,但张天相最擅长的还是人像画。
80年代中期,张天相爱上了美术摄影,当时就花了约10万令吉购置摄影器材。后来,他孤身一人背上相机,走遍东南亚10多个国家写生创作。张天相说,自己最爱的画作是在中学时期的一幅油画《椰花酒工人》。
这幅珍贵且有纪念价值的画,从他上学、工作到成家立业一直伴随他左右。“当年有人出两百多块要买下这幅画,在那个年代两百多块已经很高了,但我拒绝了。这幅画要留给我女儿!”
张天相另一幅很满意的作品是《渔船》,也是在中学时期的作品。
当时他有个同学的父亲是货车司机,经常要到东海岸送货。于是他和同学经常趁着学校假期,坐上货车,一同到海岸写生。“当时还可以看到很多渔船停泊在海边,在海边大概画了10幅画,这幅是我最满意的。”
轮椅上作画
如今已70岁的张天相身体渐衰、行动不便。虽然只能在轮椅上作画,但他依然手不离笔,每天花四至五个小时进行创作。
他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出版一本摄影集,把我这么多年来的作品集合成书。我知道要找人赞助出一本书并不容易,但我觉得艺术家应该讲求真善美,而不是沽名钓誉,否则是愧对自己,也让其他人看不起艺术家。”
张天相一直以一名艺术家的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不仅是在艺术创作水准方面,更是在做人方面。做画家是他小时候的梦想,现在他不仅实现了年少的梦想,更是用自己的画笔让这个梦想熠熠生辉、绚烂闪耀。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坚持初衷,就能让梦想成真。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