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古董骗了真朋友花三万元买仿品 卖家被判诈骗罪
【中华收藏网讯】想收藏青铜器却找不到卖家,最终被古玩贩子用青铜器仿品骗走3万元,这着实亏大了。昨日上午,记者从石市桥西区法院了解到一起诈骗案,给古玩爱好者提了个醒。
2014年秋天,市民庞先生经朋友介绍在省会某古玩市场认识了摆摊卖瓷器的张某。来自江西的张某自称卖古玩已经十多年,经验比较丰富。庞先生感觉和对方比较投缘,在随后几年里,他陆续从张某摊位上买过几件瓷器,两人也越发熟络。
2016年年底,庞先生在一个藏友家欣赏了对方收藏的一件青铜器,就此对青铜器产生兴趣。由于自己并不了解青铜器的相关情况,庞先生找到张某,询问其是否有相关藏品。张某表示,他手里虽然暂时没有这类古玩,但可以帮庞先生打听一下。庞先生承诺,如果张某能找到青铜器藏品,他一定会买下来收藏。
没过多久,张某联系到庞先生,称他在江西,从当地一古玩市场淘到几件青铜器。张某与庞先生进行了视频通话,通过视频向庞先生进行了展示。
由于视频里看不清楚,庞先生便想让张某把东西带回石家庄进行鉴定。张某说自己暂时没时间回石家庄,并坚称他淘到的东西肯定是真的,可以将青铜器邮寄给庞先生,但前提是庞先生必须先将钱付给自己。“如果东西是假的,我马上就把钱退给你!”想到自己与张某已认识多年,庞先生没有怀疑,当即通过银行向张某转账三万元现金。
收到张某寄来的青铜器后,庞先生觉得很不对劲儿。经过专家鉴定,这些青铜器都是仿品。为此,庞先生联系到张某要求退钱。但是,张某在反复推托后,最终竟玩起了消失。庞先生只好选择报警求助。
经过警方的调查,张某最终被抓获归案,并对其向庞先生售卖青铜器仿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近日,石家庄市桥西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法院认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到案后张某如实供述了其犯罪事实,当庭自愿认罪,依法予以酌情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同时追缴张某非法所得人民币三万元返还被害人庞先生。
截至10月23日,张某在上诉期内未上诉,判决生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