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勿比外表应重内容

【中华收藏网讯】近期,两家藏友开办的收藏会所因资金运转等问题而终止营业,让人唏嘘和遗憾。不知从何时起,收藏圈刮起了一股收藏场所攀比之风,一些藏友比拼的不是谁家的藏品更珍贵、更有价值,而是比拼起谁家的场地更豪华、谁家的收藏会所更有面子。
可以说,这是一种本末倒置之举。如果把收藏活动建立在藏友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鉴赏、辨别能力的基础上,倒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而假如把收藏活动当作摆阔气、讲排场的一种手段,那就有悖收藏的根本宗旨和意义了。
笔者以为,收藏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作为收藏主体的收藏者,其主动学习、研究和鉴辨文物艺术品的整个过程;二是作为收藏客体的藏品,其在被搜求、收藏的始终,须达到真、精、稀的基本要求。以此观之,在整个收藏活动中,作为辅助条件的收藏交流场所,其发挥的作用是较为次要的。
开展收藏交流活动,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练就扎实的硬功。一味追求高档的场地这个外表因素,而忽视了学习、研究过程和藏品价值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有的藏友好高骛远,好大喜功,不是在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内在要素上狠下苦功,而是爱做高、大、上的表面文章,租用高档房屋作为收藏会所,使得花费巨大、负担很重,以致影响到个人乃至家庭的基本生活;有的攀比心严重,打肿脸充胖子,买下城市繁华地带的整套或整幢房屋,作为豪华收藏会所,以充门面,从而背上沉重包袱,搞得入不敷出,影响到正常收藏活动;有的只顾及门面装点和打理,无心或无暇开展扎实的收藏活动,导致收藏到的藏品质量不佳乃至真少赝多,令人不敢恭维。
俗语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收藏家从保护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致力于收藏研究,勤于搜求鉴别,他们注重整理、挖掘和探求藏品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把宝贵时间、精力和资金用于踏实地收藏,而对于收藏场所却少有讲究者。他们不用置办豪宅广厦,即便是草屋两间,也能好好收藏那些令其痴迷的珍玩秘籍。
由此观之,收藏场所攀比之风当刹。从事收藏鉴赏活动,还是少一些花哨,多一些平实为好。(尼松义)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