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臂男子用嘴衔笔练书法27年 作品在多国展览
【中华收藏网讯】在常人看来,失去双臂就失去了追逐梦想的翅膀。但是,对于安徽定远的赵靖来说,失去双臂,却依然可以用嘴去坚守对艺术的追求。他用嘴衔笔练习书法27年,作品多次获奖并亮相国外。坚强的他,用平凡之笔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我原本是一名矿工,19岁那年在井下排哑炮的过程中受伤,失去了双臂,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只有0.4。”赵靖告诉记者,受伤之后,他日渐沉沦。亲朋好友看他难以走出困境,纷纷给他加油打气。
在家养伤的日子里,赵靖靠着左眼仅存的一点视力,喜欢上了读书,保尔·柯察金、张海迪……这些人物如一座座灯塔,引领着他重拾乐观生活的信心。
起初赵靖想走体育道路,跑步、游泳、跳高,但都因视力受损的缘故,不得不放弃。“弃‘武’从文”,从1990年开始,赵靖开启了他的书法之路。
刚刚入门时,赵靖用脚夹着毛笔写字,视力较差的他却发现,用嘴衔笔写字,不仅更省力,写出的字也更好看。于是,他一练“口书”,就是27年。
爱上书法后,赵靖的心态逐渐乐观,在朋友的鼓励下,他还克服内心的障碍,参加了书法班。赵靖说,在他刚入门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字,常人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品,他则需要三个小时。
安徽无臂书法赵靖家用嘴衔笔练书法
因为长时间的衔笔练字,导致他的颈部受损严重,疼痛让他时常无法入睡,但是他从未想过放弃,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嘴衔笔练习书法。
“执笔于斯,用腕需活。所以笔一定要衔紧,一用劲,笔杆就破了。”由于刻苦训练,赵靖用坏的毛笔不计其数。他告诉记者,为了让毛笔能用得更久,经常用棉布包裹笔尾,或者用铁皮缠绕笔尾,再衔笔写字。如今在他的书桌上,都是笔尾坑坑洼洼的毛笔。
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的书法作品在各个比赛中获得奖项。“我觉得做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赵靖告诉记者,现在他对自己的要求依旧十分严苛。不管去哪里参加活动,他都要带着笔墨,每日必须保证自己有6至8小时的练字时间。
赵靖凭借着精湛的书法作品为大家所知。优秀的书法作品刊登在了各大书画报刊上,喜爱书画的文人墨客对他赞赏有加。他的作品在韩国、新加坡、日本、俄罗斯都有展览。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赵靖在1998年创办了书画艺术中心,二十年培养了三千学子,有三百多名学员的书画作品在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获奖。“孩子们有时候用力不准,我就用双臂扶着他们的手,进行教学。”赵靖告诉记者,自己会继续勤练书法,带动更多的人来感受汉字的魅力。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