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物局:将建古代路城考古遗址公园
【中华收藏网讯】9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政务公开日”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举办。本次政务开放日以“科技保护文物文物贴近生活”为主题,市民将走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发源地——北京人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及周口店遗址监测中心,了解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的目的和意义、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和工程监测工作,以及先进科技在文物保护领域中的运用。同时,公布了北京市在文物保护方面近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此外,随着古代路城遗址的发掘,未来还将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公众开放。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共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含世界文化遗产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6处。此外,还有71处、188栋建筑被列入北京地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市文物局积极推进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在重点文物修缮工程、推动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推进地下文物保护工作、加强京津冀协作,共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发现最早的通州城——古代路城遗址。经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区域内发现汉代路县故城遗址。经过紧张有序的考古工作,已明确了城墙四至范围,发现护城河遗存及大量汉代遗迹。该考古发现已获评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未来,该遗址将建设成为高标准的考古遗址公园并对社会开放。
除此之外,鉴于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是在文物本体上直接施工,且是长期性保护设施,遗址管理处按照国家文物局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委托专业单位设计了《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技术监测方案》,方案在得到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批准后与保护工程同步实施,并将监测内容纳入到遗址监测预警系统中。
通过本次“政务开放日”,市民将对“文物”与“科技”、“科技”与“生活”产生具象的了解,也将进一步鼓励和动员更多的市民理解文物保护、关注文物保护、参与文物保护。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