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博物馆藏品太山寨?官方多措并举治“李鬼”
【中华收藏网讯】2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闻媒体座谈会,就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在提到部分非国有博物馆存在的藏品真实性堪忧问题时,国家文物局表示,将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和信用档案制度、加强对征藏活动的指导、开展藏品建档备案、根据需求提供文物鉴定服务等途径予以解决。
本次新闻媒体座谈会现场
日前,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提出非国有博物馆要加快现代博物馆的制度建设,要落实法人财产权,健全其退出机制,探索建立信息公开和信用档案制度。
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全国经正式登记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1297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26.6%。但记者了解到,在蓬勃发展的背后,非国有博物馆也存在一些乱象,比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资产管理不规范、藏品真实性和来源合法性堪忧等问题。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截图
近年来,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真实性问题日益突出。据国家文物局介绍,2013年非国有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中,“藏品真实可靠、有鉴定证明”一项的得分仅为54.9分(百分制),冀宝斋博物馆事件、西丰县鹿城博物馆事件等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
针对藏品真实性和合法性问题,国家文物局表示,将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和信用档案制度、加强对征藏活动的指导、开展藏品建档备案、根据需求提供文物鉴定服务等途径予以解决。
“此外,针对服务效能不佳的问题,在提升非国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重点把握以下三个层面,即非国有博物馆自身要坚持正确导向、文物主管部门要加大帮扶力度、充分发挥博物馆行业组织的作用。”国家文物局表示。
另外,针对非国有博物馆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未依法登记备案,国家文物局要求省级文物主管部门细化非国有博物馆备案办法与设立指导标准,为社会力量筹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指引;针对资产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从落实法人财产权和健全退出机制两个方面加以引导,通过藏品登记确权,实现个人收藏向博物馆法人财产的转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