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226部入选国家珍贵名录
【中华收藏网讯】卷帙繁富、浩如烟海,是出现在“中华古籍”前面频次最高的两个定语。它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不曾间断的历史见证,发挥了积累智识、嬗递传统、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湖北古籍,汗牛充栋。昨日,在“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省图书馆对目前我省古籍收藏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荆楚古籍收藏知多少
我省已知收藏线装书170万册,加上未知的公私收藏,预计全省线装书约200万册。剔除民国年间线装书后,全省收藏古籍约150万册。目前,我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8个;公布省珍贵古籍名录265部,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7家。2015年,省图书馆成功购入宋写本《华严经》,填补了湖北没有宋本的空白。
2007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全面启动。经十年努力,湖北省古籍资源逐步厘清,古籍保护工作形成特色。2015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湖北省图书馆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北传习所,属中部地区首家。2016年,湖北省古籍保护协会成立,是全国第一家省级古籍保护协会。
湖北古籍保护,特色亮点显著。
吸引社会各界捐赠众多。得益于对古籍保护的大力宣传,许多民间古籍收藏家将古籍捐赠给图书馆。仅省图书馆2007年以来接受捐赠共五批次,共计拓片71张、拓本125种127册、线装书66种293册。捐赠方来自大冶、汉川、武汉以及台湾,其中范熙壬旧藏两部明版书《周易经传》《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尤为珍贵。
古籍整理和研究成果不断。近年来,编纂出版《湖北省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一批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湖北官书局版刻图录》《现存湖北著作总录》《中国古籍总目·丛书部》,合作出版《崇文书局版刻丛刊》,影印出版《方元长印谱》《童蒙训佚文》《南宋四家律选》等珍贵古籍。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又一座千亿级别的艺术品交易交流中心将拔地而起:艺术品或迎来收藏高峰
- 艺术品金融化势在必行,看不懂又错过一个风口!
- 古董认购新资产,打破艺术品发展围墙,催动产业升级
- 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发展文化文物相关产业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重磅新规!古董流通全面解禁,文物交易迎来新时代
- 从“无价”到“有价”!艺术品评估担保体系如何解锁千亿文化资产密码?
- 艺术品市场 | 中国艺术品30年的崛起传奇!
- 古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避免被市场淘汰要解决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