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筹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中华收藏网讯】为积极推进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挖掘和文化遗产保护,日前,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雄安新区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座谈会”在河北大学召开。
来自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联、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社科院部分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河北省文化厅、省文联、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等单位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座谈会。
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腹地,从距今7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留存着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宋辽边关文化、近现代革命文物各具特色。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雄安新区建设应加强顶层谋划,全面摸清底数,将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到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国家文物局将指导河北省文物局系统详实地记录雄安新区古代村落、古民居等文物遗迹,建立雄安新区档案系统,为下一步研究开发保存数据。“今年年底前完成30平方公里启动区、10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调查工作。”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雄安新区及周边部分区域(不含任丘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89处,其中遗址类遗存超过80%,时间跨度从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1000年前的宋辽时期遗址均广泛分布。
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介绍说,河北省文物局正在构建雄安新区博物馆体系,在历史维度上重点突出5000年前的史前文明、2500年前的燕国文化、千年前的宋辽边关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并有选择地建设专题博物馆、主题遗址公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表示,新区规划要保护和传承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也建议,雄安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应从高点起步,建设一支以中国最高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舰队”,成为引领京津冀、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旗帜。
据悉,雄安新区下一步将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充分挖掘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系统梳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目录清单,在规划编制和城市建设中彰显中国特色、雄安文化。
决策者说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新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工作,5月28日,河北省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揭牌,考古队授旗。初步计划将于今年7月完成200平方公里的野外调查,2018年2月全面利用遥感技术完成新区2000平方公里的文物调查。
以中国传媒大学为首的多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组织了近千人的跨学科的联合调研团队,日前走访近百个村庄开展田野调查,采访农户、渔民、教师、医生、手工业者、城市居民等百余人,在三个月时间里,收集到数十份带有雄安温度的调研报告和鲜活生动的图像、影像资料集。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我们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中,将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谋划新区公共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新区的文化产业,努力把雄安新区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文化传承与弘扬,雄安要有历史担当。这是雄安规划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应有的诠释。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家为艺术品投资“开绿灯”
- 2025开启艺术品市场黄金时代,下一个五年,你准备好了吗?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