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油画牵出现代画家刘海粟与漳州的故事
【中华收藏网讯】说到漳州著名书画家,黄稷堂、周碧初、蔡谦吉不能不被提及,他们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有着或师或友的关系,刘海粟的画风对漳州美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漳州首次珍贵档案评选中,刘海粟描绘漳州渔家生活油画作品获得提名奖。这件创作于53年前、目前发现的刘海粟描绘漳州景象的唯一画作,还牵带出大师和漳州的一段故事。
这幅只有A4纸张大小的画作,在其右下方标注“海粟,1964”,交代了刘海粟作画的时间。画作整体呈现浅色,描绘的是一幅雨中渔民停靠渔船的情景。江边漂浮着大大小小的许多渔船,船上站立的渔民一个个披着灰色和浅黄的蓑衣,正忙着用缆绳将船固定。也许雨下得并不大,所以江水显得平静,只是稍微拍打堤岸。堤岸上场地不是十分开阔,但显得错落有致,有拱桥、亭子和瓦片房。再远处,则是连绵的群山,以及江边“站岗”的绿树。
据有关人士考证,该画作为刘海粟1964年到漳州芗城时,在九龙江南门溪一带描绘渔家生活场景。淡淡的色彩油画,让我们得见当时的漳州南门溪山水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好奇画作背后刘海粟和漳州的故事。
刘海粟和漳州联系在一起并不多见,画作的背后确实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艺境大师不朽的业绩——刘海粟的艺术教育思想、创作特色和贡献》一文中,认为刘海粟的创作道路直接受黄道周这位“老师”影响:刘海粟的书法,功底深厚,巍然大家,曾为画名所掩。他幼年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再学颜真卿,得其宽大雄伟气势;参学柳公权、褚遂良,壮其骨力,取其多姿。以后又学黄庭坚、米芾和黄道周。有学者指出,“刘海粟行书也学康有为的朋友沈曾植,并追踪沈氏行书的渊源之一黄道周”“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当年的信函作品中,他竟然能将黄道周的平直翻转之法与黄庭坚的长笔画辐射结构结合得如此自然……”
而让人想不到的还有,黄道周的画作还解了刘海粟的燃眉之急,引出了一段画坛佳话。据新编《漳浦县志》记述,黄道周的国世画作有《十八松图》《陆游像》等25幅,其中《群松图》曾为刘海粟所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刘氏为筹款办学而忍痛售出。为此郭沫若赋诗:“大夫二十九,盘屈若龙虬。劈面风生寒,当头石怒吼。狡哉存天子,珠玑难脱手。赢得办学资,骊球仍依旧。更有大赚头,盛事长不朽。”刘海粟出生于1896年,按年方29岁推测,他拍卖画作应该是1925年。也就是说,他卖黄道周画作,是为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筹款。
据《黄漳浦集·画松跋》:“儿时喜写松柏、常以奇挺为能……己卯春三月偶作于七串阁(注:应为九串阁)。”黄道周崇尚松柏凌霜不凋的品格,画多以松树为题材。刘海粟曾称赞黄道周人如苍松、气节千秋,极其珍贵。以至于,在东山的“黄道周纪念馆”的大厅石匾,刘海粟为其手书“节义千秋”。云霄的云山书院殿墙外梯道左侧,立有《旌表节妇林母王太孺人墓碣》,由黄道周撰书。而在该厅堂殿额悬有“云山书院”题匾,为刘海粟亲笔题写。
1982年春,艺术大师刘海粟再次来到漳州,对漳州八宝印泥赞不绝口,并亲笔题写“漳州八宝印泥”以志留念。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