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他人摄影作品,某公众号被罚一万元
【中华收藏网讯】不少人在微信聊天里喜欢使用图片,可是如果图片用于商业用途却未获授权,就会构成侵权。近日,青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在微信公众号擅自使用他人摄影作品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原告北京某图片公司表示,该公司是“男孩写字”等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经公证发现,被告某教育咨询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擅自使用了该公司的8幅摄影作品,侵犯了该公司的合法权益。于是该公司起诉至青秀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某教育咨询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要求每幅作品赔偿10000元的经济损失。
被告某教育咨询公司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其是涉案作品的著作权人,而且原告要求的赔偿数额过高。青秀区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主办法官认真听取了原、被告的诉辩主张,找准双方矛盾焦点、理顺案件法律关系后,积极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了调解。
针对被告提出涉案作品权属问题,主办法官指出,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等,可以作为认定作品著作权的证据。本案原告已提交了涉案摄影作品的数码底片以及在其网站图片库对涉案作品的申明,在无相反证明的情况下,应该可以认定原告就是涉案作品的著作权人。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在微信公众号将原告的摄影作品用于文章配图等商业用途,这是对原告智力成果的不尊重,已构成侵权。
最终,经主办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原告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就擅自使用原告8幅摄影作品赔偿原告损失共计10000元。
法官提醒,近年来,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使用他人摄影作品被诉侵权的案件高发,要避免著作权侵权官司找上门,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使用他人作品前要获得授权,购买摄影作品只需要数百元,一旦侵权,赔偿额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可谓因小失大;二是要加强自我创新,多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从源头上杜绝侵权风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家为艺术品投资“开绿灯”
- 2025开启艺术品市场黄金时代,下一个五年,你准备好了吗?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