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物不仅能保值还有精神寄托
【中华收藏网讯】十三行博物馆荣誉馆长王恒首次为他所收藏的广彩瓷开讲。
初衷:让更多人了解广州历史
王恒对十三行系列藏品的收藏,是从广彩瓷开始的。起初,他收藏音箱、家具,以及来自非洲和日本的艺术品。随着收藏经历增加,他意识到收集某个系列的古玩,可以加深对藏品及其背后历史的了解。
几番思考后,他把目光放到了十三行上。“因为我是广州人,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广州本土的历史。”广彩瓷在中国收藏界是一个冷门类别,收藏它的人不多,研究认识它的人更少,但广彩瓷所包含的研究价值和商业价值,却是非常丰富的。
亲历:多次到国外搜寻资料
这条冷门的收藏之路走得并不容易。王恒表示,他起初收藏广彩时,想找相关广彩的资料学习,竟然一本专著都找不到。近年陆续有些专著出版,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而国外对广彩的研究比国内早许多,而且成熟许多。因此,他特意从国外买了许多有关书籍回来,对照实物,参考学习。
在收藏广彩的过程中,王恒十分注重它的系统性,按年份、按系列收藏,尽可能通过一件件实物,展现广彩从始创至今的三百年历程中的发展轨迹、变化,以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为此,他多次到国外去搜寻。20年来,他的藏品基本涵盖了广彩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器型多样,力求收藏能为还原广彩历史提供可靠的实物参考。
如今:收藏600多件广彩瓷
在讲座上,王恒也分享了广彩瓷断代方法,如雍正期间的广彩瓷胎薄体轻,画工也极为讲究;乾隆中期则以织金满地人字纹、干红为主要特征等。
目前,王恒收藏的广彩瓷有600多件。他表示,收藏文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在收藏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中外历史知识,在关注过去与未来之中感受到有限生命的无限延长。
最后,讲座还成了“学术论坛”。观众不断抛出“在收藏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广彩瓷上的金在不同时期有什么区别”“为何广彩也有‘织金彩瓷’的说法”等问题,王恒耐心地一一解答,广彩大师陈文敏也加入讨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哥窑成谜:为何市场却越卖越贵?
- 为何藏友说:99.99%的藏家玩不了南宋官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