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扇曾是欧洲贵族女子最爱的收藏
【中华收藏网讯】在18世纪,每年都有大量西方船舶集中停泊在广州黄埔港,广州城外也逐渐形成了以十三行商馆区为中心的西洋人居住地和主要贸易场所。贸易的需要使广州成为许多具有西洋色彩的新型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基地,由此产生了许多新行业,扇子制作就是其中一个行业,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为海外市场服务。
欧洲做的第一把折扇是受到由商人从中国或日本带来的折扇的启发而仿制的。在17世纪,欧洲折扇制造业的发展到了重要时期,到17世纪末,折扇完全取代了团扇。此时扇骨的材料多样,有象牙、贝壳、玳瑁等。制作工艺有雕刻和镂空,并且装饰有金、银和昂贵的石头,扇面通常印上铜版画,从事成扇制作的工匠也越来越多,他们逐步联合起来成立各种行会。
由此,从中国传入欧洲的折扇,以及欧洲本地生产的折扇都受到宫廷和贵族妇女的青睐,她们几乎人手一把,风靡于上流社会,这些折扇是昂贵的玩意,贵重的礼品,成为高雅身份的象征。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白芳曾在文中写道:“欧洲宫廷贵妇往往以拥有一柄奢华精美的扇子作为炫耀攀比的资本。”
在各种各样的扇子中,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则表示:“金漆扇曾是最为畅销的产品之一。”
扇子在电气化的时代,功能性早已日益减弱,制扇工艺也日益消失,然而,其因为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特殊的历史价值,正受到国内外人们的重视。外销成扇通过收藏领域重返人们的视线,能否重现辉煌,正值得期待!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