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玩市场惊现“金镂玉衣” 遭网友玩坏
【中华收藏网讯】厉害了,3月25日,微博网友@王朝的废墟 发现在西安的古玩市场上出现了不得了的东西:金缕玉衣。
是不是有点眼熟?
这不是《盗墓笔记》中的玉俑嘛?!确定不是跟《盗墓笔记》剧组借的?
好像到了夏天,这东西更是随处可见。
金缕玉衣,玉衣的一种,用金缕编成,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各由两千多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
这样难得一见的国宝,如今光天化日之下躺在西安的街头上,自然引发了各路围观。
有网友表示,街头卖金缕玉衣,自己早就已经见识过了。
并且十分热心,一边帮卖家写出了宣传文案:
一边帮买家还价
还有网友晒出了各个博物馆珍藏的“金缕玉衣”:
国家博物馆版本
上海博物馆版本
河北博物馆版本
……
话说,街头卖金缕玉衣还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2013年,郑州东风路与经三路交叉口桥头东南侧,就有人在卖金缕玉衣,售价5万元。
卖家是这么忽悠的:“我是湖北省孝感人,在郑州做房地产生意,赔了,不得不把祖上传下来的这件宝贝便宜出手,最低售价5万元。你买去,三五千万甚至几个亿都能出手。”
“这件衣服是秦代的,早在汉代就挖出来了,一代一代传了下来,现在到我手里,就因做生意赔了,才把它拿来卖掉。”
当郑州市文物稽查大队范队长和文物专家赶到现场,卖家一下就慌了,接着就要收拾东西走人。
郑州文物考古院的汪姓专家拿起玉衣仔细看了看表示:“这根本不是文物,也没有什么玉片,‘金缕’是铜缕,‘玉片’完全是用树脂和塑胶制成的,顶多算是个工艺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