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子冒充收藏家协会员工 将廉价艺术品卖给他人
【中华收藏网讯】两名男子通过冒充收藏家协会工作人员,以参加拍卖会赚钱吸引他人,骗取他人信任后将廉价仿冒工艺品以高价出售,诈骗金额达10余万元。近日,岳阳市云溪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两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批准逮捕。

2016年4月,对收藏颇有兴趣的被害人杨某接到一位自称是上海东方收藏协会工作人员小刘(系犯罪嫌疑人郭某冒充)的电话,问其有没有接到关于收藏方面的诈骗电话,之后,小刘耐心地跟杨某讲了许多关于收藏方面的知识。几番交谈后,杨某还将自己准备交2万元去上海东方收藏协会参加拍卖的情况告诉了“小刘”。“小刘”便热心地告诉杨某说他们领导会帮他联系好参加拍卖会的事情。一来二去,犯罪嫌疑人郭某得到了被害人的充分信任。

几天后,一位自称是上海东方收藏协会会长熊滔的人(系犯罪嫌疑人何某冒充)打电话给杨某说,2016年12月他们单位有一个大型拍卖会,利益丰厚,问杨某是否有意愿参加。经过何某天花乱坠般地吹捧,杨某心动了。但“熊滔”告诉杨某,如果参加就必须通过购买上海国际收藏家协会的收藏品提高身份,购买收藏品后便可以带5件收藏品参加拍卖会。之后杨某分别在何某处购买了共计128800元的收藏品。得手后,“熊滔”的电话再也无法拨通。被冲昏头脑的被害人杨某冷静下来,在网上查询发现上海东方收藏协会是假的,通过专家鉴定发现购买的东西也是假的,杨某才猛然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经查,何某和郭某均为1991年出生。两人合伙诈骗期间,两人骗取受害人将他们从网络上购买的廉价仿冒工艺品通过修改工艺品的标价、材质情况、鉴定证书、收藏证书等方式冒充高档收藏品以高价进行售卖。郭某主要负责联络接触受害人骗取其信任,何某负责欺骗嫌疑人购买假冒的工艺品和进货、发货。云溪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何某、郭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涉嫌诈骗罪,该院遂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