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艺术品消费下降 中国成为最大艺术品市场
【中华收藏网讯】外媒称,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27日发布年度报告说,由于高价值的艺术品销售数量减半,2016年全球艺术销售额暴跌,而中国重新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据外媒2月27日报道,报告说,去年全世界艺术品拍卖总额为125亿美元,比2015年的161亿美元下降了22%。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将拍卖总额大减归因于成交单价超过1000万美元的艺术品数量暴跌——从2015年的160件减少到去年的80件。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首席执行官蒂里·埃尔曼说:“各个大洲的卖家现在都是持‘等等看’的态度。”去年拍卖价最高的作品包括克劳德·莫奈的印象主义画作《干草堆》,成交价8140万美元,和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名作《罗得与他的女儿们》,成交价5810万美元,两者都是在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
现代艺术也有骄人表现,美国画家让-米歇尔·巴斯奎亚特的一幅无题画被一位日本收藏家以573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而瓦西里·康定斯基1935年的作品《直与曲》则拍出了2330万美元。
不过,报告说,中国的总销售额最高,“无疑确立了它(在艺术界)的超级大国地位”。
报道称,雄霸世界5年后,中国的最大艺术市场称号2015年输给了美国,不过一年后又夺了回来,拍卖销售额高达48亿美元。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说,这个数字占世界总销售额的38%。
在中国的销售中,传统书画作品占绝大多数。
2016年中国拍出最高价的是14世纪初中国画家任仁发的作品《五王醉归图》,成交价4589万美元。
不过,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现代艺术品拍卖在香港越来越频繁,香港“已经成为艺术市场上不可忽略的地方。”
尽管销售总额下降,但是全球艺术市场上的“美术”类作品交易增长了11%,美术类作品不包括古董和应用美术作品,比如陶器和家具。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说:“价格在5万美元以下的作品销售增长最强劲,目前在西方市场占高达96%。”
纽约依然是无可争议的艺术拍卖之都,销售额高达32亿美元,超过北京的23亿美元和伦敦的21亿美元。
报道称,中国的艺术家是拍卖界赚钱的主力,在2016年销售额前五中占三位。张大千的作品销售额最高,其次为20世纪的大师毕加索,接着是中国水彩画家齐白石和“中国现代艺术之父”吴冠中,最后第五位是德国现代画家格哈德·里希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