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竟然用铜制作?
发布日期:2016-12-27 来源:洛阳晚报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2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一般人看到铜砚,可能不会有太大触动:不是金的,又不好研墨,还动不动生锈,什么人会用这种东西?
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古时候缺铜,在很多朝代,铜就是钱,就是人的底气、人的颜面,拥有一方铜砚,就能好好地摆一摆阔气:你瞧我,既有文化又有钱,找个好媳妇应该不难。
洛阳文房文化博物馆的这两方铜砚是南北朝时期的,式样大方、纹饰雅致。
汉代以前,铜器是帝王、诸侯专用物。汉代往后,铁器流行,铜的货币价值凸显,铜灯、铜壶、铜杯、铜镜、铜炉等日用铜器开始流行,但即便在东汉都城洛阳,铜铸的砚台也不多见,铜砚没有石砚实用,文人墨客并不爱用它。
贵族阶层倒不介意,只要它好看就行。据说东汉有些铜砚镶着宝石,极美。
为了追上这股奢华风,南北朝至清代,民间多有毁铜钱造铜器以牟取暴利者。政府很头疼,为免“铜荒”,各朝多有禁铜令,禁止私造铜器。
铜砚就更少见了。
少就少吧。唐代人说:“铜之为兵不如铁,为器不如漆。”既然是花架子,要那么多干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洛阳晚报
相关阅读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