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拍品征集难已成拍卖行最大难题

发布日期:2016-12-09    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3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讯】“拍卖业最大的压力主要在于征集,拍品资源匮乏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国内,海外也是如此,征集的收获也远不如过去”,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表示。经过三天鏖战,匡时斩获22.5亿元成交额,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从2006年首拍,到跻身于拍卖业第一梯队,再到近年来积极筹划上市、成功举行香港首拍,匡时拍卖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这十年的辛酸与收获,作为中国拍卖行业发展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董国强无疑最有发言权。

拍品征集难已成拍卖行最大难题 (1).jpg

对于匡时拍卖来说,2016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匡时香港首拍初战告捷,105件拍品总成交2.06亿港元,这一开门红也让匡时成为继保利、嘉德之后成功登陆香港市场的第三家拍卖行。日前,宏图高科发布公告,终止股份购买方案,改用自有现金22亿元收购匡时国际,引发业内对匡时进军香港市场是上市战略布局的推测。

对于上市的尘埃落定,董国强感慨“而今迈步从头越”,但进军香港市场的计划是远早于上市的。“到香港举办拍卖,是匡时多年以来的战略目标。之所 以选择今年试水香港,因为恰逢匡时十周年,希望通过十周年的宣传和推广,让港台藏家更多了解匡时,提升匡时的国际知名度,进而开拓海外市场。这场拍卖拍品 数量是最少的,但拍品成交单价可能是最高的。这样的拍卖结果也给予我们很大的信心。另外,初次试水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利于我们不断去修正,比如在专场的设置 和拍品的选择方面要更加专业和完善。”董国强表示。

拍品征集难已成拍卖行最大难题 (2).jpg

匡时十周年春拍表现不俗,以25.58亿元收槌,出现了4个白手套专场和40件过千万的拍品,创出历史新高。秋拍以22.5亿元成交,37件拍品超过千 万,较之春拍略有回落。对此,董国强在拍卖之前就已经给出了他的预测,“不管是从征集情况来看,还是从整个市场来说,形势都还是不错的。匡时秋拍会有好的 成绩,但想超过春拍可能还有难度。因为当时很多收藏家把珍藏的作品拿出来支持匡时的十周年春拍,而且很多高价位的拍品成交状况非常好。不管是从高价位拍品 的数量上,还是整体的拍品规模上,秋拍会稍微有一些减少。除此之外,匡时首次进军香港市场,在精力和投入上都会对秋拍有所影响。但总体来说,这个成绩还算 令人满意”。

从匡时秋拍的阵容来看,最大的亮点依然在于“澄道”和“畅怀”两大品牌专场。值得一提的是,元四家之一吴镇的《山窗听雨图》以1.725亿元成 交,打破艺术家最高拍卖成交纪录。董国强分析道,“收藏古代书画的藏家,梦寐以求的就是收到一幅宋元书画。因为宋元书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保持了较高 的艺术水准,存世的作品比较少,所以备受推崇。20多年里拍卖过的宋元作品可能都不会超过100件,尤其是元四家的作品几乎难得一见。这件《山窗听雨图》 来源清晰,流传有序,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中的生货,拍出这样的价格也在意料之中”。

拍品征集难已成拍卖行最大难题 (3).jpg

天价拍品的出现总会令人欢呼雀跃,但原本就凤毛麟角的重量级拍品资源几乎枯竭。对于拍卖业而言,征集难已经成为行业继续向前发展的瓶颈。董国强 坦言,“拍卖行业目前最大的压力主要在于征集。在拍卖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有的拍品已经被拍卖过一次甚至更多次,还有一些经典作品已经沉淀在收藏家手 里,这些作品可能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在市场上露面,而且拍品资源的匮乏现象不仅出现在国内,海外也是如此,征集的收获也远不如过去。对于拍卖行来说,要积极 拓展新的拍卖品类,发掘培养新的藏家群体”。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