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窑紫砂壶:艺术品的高峰
【中华收藏网讯】“字以壶传,壶随字贵。”紫砂由工艺品变成艺术品,是由文人参与把玩开始的。
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壶,开启了文人紫砂的时代,比陈曼生晚了二十年的由宁波慈溪的书法大家梅调鼎创立的玉成窑,则将文人紫砂艺术推到了一个顶峰。紫砂界曾有这样的评价:“千年紫砂,蔓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
玉成窑紫砂是以梅调鼎为代表的一代书法家以文人的审美情趣在紫砂器具上的一种艺术张扬,也是中国紫砂艺术品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据考证,玉成窑窑址在今浙江宁波慈城林家院内,该窑始创时间大约为清同治年间,其创始人就是被日本书法界誉为“清朝王羲之”的宁波籍书法大家、诗人梅调鼎。梅调鼎(1839-1906)字友竹,号赧翁。为浙东书风的开创者。今浙江宁波人,书法二王,诣臻神妙。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评价:“说到他的作品价值,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呢?”梅调鼎喜品茗,更爱紫砂。出于文人的爱好,在沪甬两地的名门资助下,在今宁波慈城创办了玉成窑,合作的有任伯年、胡公寿、虚谷、徐三庚、陈山农等金石、书画家、文化名人,还有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等。玉成窑墨宝紫砂主要是文人之间相互交流把玩且传世不多,但品种颇多,件件雅趣。作品除了紫砂壶、花瓶、花盆等外,也有紫砂笔筒、水盂、笔洗、砚台、印泥盒等文人用具。
业内人士认为,玉成窑不仅仅是一个文人紫砂窑口,它更是一个有书画大家、文化名人领衔,制壶名手、陶刻高手共同参与的制陶工坊。“玉成”系敬辞,意为成全。当时宁波文风鼎盛,文人墨客云集,文人雅士为紫砂器题词作画,所刻词句切器、切题,隽永秀丽,美不胜收。紫砂器造工又精妙简巧,可与美玉媲美。大家又各尽其长,其浓厚的文化底蕴,玉成了玉成窑墨宝紫砂,成为曼生后又一文人紫砂杰作代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古董市场货源危机已来临,手上的藏品可要藏好了!
- 这些收藏经验,都是无价之宝!
- 好好收藏吧!古物有灵性:迟早会给你带来吉祥好运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2025 收藏大变局:经济越低迷,越要重仓这 3 类藏品!
- 进入年中,艺术收藏迎来一波新高潮!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民间收藏的一线生机究竟在何方?
- 当代艺术品收藏:为什么说未来价值值得期待?
- 开放民间收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 收藏界“黑马”现身:1分纸币逆袭成“金疙瘩”,3.45万成交引热议
- 国家要让文物活起来:藏家也该盘活自己的藏品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