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机场发掘周王庄遗址
【中华收藏网讯】经过50多天的抢救性发掘,胶东国际机场(青岛新机场)周王庄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据介绍,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18座、灰坑35个、柱洞32个,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釉陶器、原始瓷器、铜钱、铜镜、铜带钩和铜剑等器物。
不同时期墓葬重见天日
据了解,从前年开始,为配合胶东国际机场开建,胶东街道办周王庄村以及周围村庄开始整体搬迁。从去年开始,山东省和青岛市文物考古部门与胶州博物馆联合组成了考古勘探队,围绕胶东国际机场涉及的建设区域开始了大范围勘测,最终在原胶东街道周王庄村南侧发现距今3000多年的周代遗址。考古人员经过连续考古发掘,发现地下埋藏的墓葬、灰坑、水井、窑址等遗迹,主要为周、汉和清这三个时期。
出土汉砖已达较高水平
“我们在前期发掘的汉代墓葬旁边,经进一步勘探,还发现一座汉代小型窑址。”据考古人员介绍,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烧窑制砖术,到了汉代制砖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不但有大型窑场,还有一些专门为建设墓葬所设立的小型窑场。周王庄村的汉代窑址面积大约在50平方米,距今有2000余年,是为墓葬所设小型窑场,包括工作间、烧窑室、烟道和窑顶等几个部分。根据地下墓葬出土汉砖的种类和纹饰分析,当时居住这里的先民们的制砖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填补胶州考古资料空白
胶州博物馆分管负责人介绍说,本次发掘采用全部揭露的方式,严格遵守国家文物局颁布的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所有遗迹均清理至底部,并以文字、绘图、拍照、航拍、RTK测绘等手段详细记录了所发现的资料。除墓葬外,所有遗迹均采集了浮选土样和植硅体标本,这些标本将被送到山东大学植物考古实验室进行分析、鉴定,通过炭化植物大遗存分析、植硅体分析,为探讨当时人们的生计方式提供植物考古证据。
另外值得欣慰的是,除此前发现的清代墓以外,其余遗迹年代均集中于商晚期至汉代,因此,此次发掘不仅丰富了两汉时期遗存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填补了胶州地区晚商到西周初期考古资料的空白,对研究胶东半岛地区人群分布、生产方式、文明发展及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未来十年收藏市场:艺术品将迎来新的繁荣高峰!
- 艺术品市场正在转变:再不知道艺术品资产化,就是跟不上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