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扇面讲究出处
【中华收藏网迅】: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纨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渐成为主流。
不过,“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这个不成文的“收藏准则”可把扇面“害苦”了。自有书画收藏开始,扇面就一直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即使当20年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崛起时,扇面也往往被收藏者所忽略。
然而,随着书画行情的走高,扇面开始跳出原来的局限,甚至在某些拍卖场上以专场身份出现,从配角晋级为主角。收藏书画多年的蒋先生告诉记者,“而扇面因为‘文人风’的盛行而更加被关注。可以说,它的价值今天才重获认可。”
不过,也有行家认为,扇面远未达到其应有的价值:“明代之前的扇面,无论名头大小都非常珍贵。因为其留存于世的数量稀少。”经营书画的赵先生说,而近现代名家的精品,因为受众群体大,一旦投资上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高收益。
收藏扇面和收藏书画有异曲同工之妙,要看年代、名头、品相,再看是否是精品。对于成扇(即有扇骨的折扇),就还要看扇骨的年代、材质以及上面的工艺了。“扇面的收藏准则和书画也一样,特别看重传承。”蒋先生告诉记者,收藏其实是一通百通,出处清晰的、有著录的,价格和价值肯定更高。
近日,北京保利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东莞站巡展在旗峰山艺术博物馆举行,展出72件小万柳堂剧迹扇面。大行家易苏昊在随之举行的《小万柳堂剧迹扇面》讲座中提出,这72件扇面包含了沈周、唐寅、仇英等名家的书法绘画作品,一整套流传有序的藏品完整再现了明清书法、绘画的历史。
在收藏圈内,小万柳堂就是扇画的“名牌”,是扇面发烧友们梦寐以求的藏品。查近年成交记录可知,光是小万柳堂的《名人书画扇集》全套六十册就能拍出17.25万元。
赵先生告诉记者,收藏扇面第一是要喜欢,二是不要把它当做投资品,而是收藏品,长线收藏。三是要系统收藏,自己找到一个主线,把藏品串起来,这样收藏的附加值就更高了,可以达到长线的收藏投资目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