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蜜蜡需要端正心态
玩蜜蜡心态不端正,就容易得“病”、玩物丧志。轻则花钱如流水,重则上当受骗。所谓“玩”,一定是轻松随意的,情趣为先,通过文玩培养自己的心气,修身养性。这些毛病我们可都别占了:
一、贪心病
玩蜜蜡的大家都知道,一旦上手就着迷,慢慢所有都涉猎,最终什么都玩一遍。这没错,错就错在很多人是朝三暮四,狗熊掰棒子。三分钟热度这东西还没盘怎么样,又上手新东西,同样东西不同形制尺寸样样来,一山看着一山高。最终钱花了不少,东西满抽屉,盘出来的没两串。钱是您自己赚的,您要是有钱买个爷高兴,有钱我就玩任性,咱还有啥可说的?
二、挑剔病
完美的东西谁都爱,但在自然界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如果太追求完美反而你买不到好东西真东西。也同样会错过好东西!现在那些老资历的玩家,哪个当初没有因为挑剔错过一件两件宝贝?老祖宗说,天地都是残缺的,很难追求您要的完美!淘蜜蜡和找对象一样。看你看中他的哪些方面,主要的的方面或者你特看中的方面满足了就行。喜欢天然的固然没错,凡天然的东西必有人们所谓的不足或瑕疵,也就是因为人们追求完美的界限超出了天然的范围,所以便有了人工的成份和造假的理由。
三、捡漏病
文玩圈内最津津乐道的一个词就是“捡漏”。很多人也同样因为想捡漏最终被捡漏,许多人上了西藏蜜蜡的当,就是例子。有西藏产的蜜蜡吗?没有!但就是因为学艺不精,当初多少人上了藏蜡的大当。不论是文玩还是平时生活中,凡是被骗多数是因为有占小便宜的心理。
捡漏要有捡漏的水平,这种水平是要靠你平时不断的学习知识和票子换来的。有些人一点就明,有些人玩一辈子除了满嘴故事啥都不懂!所以说,先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其次是虚心、踏实的学习,终有一天你能捡到漏的!不然漏就在你眼前,你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你!
四、心急病
只要玩原石的人都知道:“你磨的是它的棱角,它磨砺的是你心性”,但是真正拿原石来磨砺心性的有几个?反而越玩越心焦、急躁,恨不得一晚上就能盘出人家一年或者十年的效果!可能么?这就是为什么做旧的东西没有时间赋予它的沧桑感、厚重感!劝这类朋友一句:明白盘玩真谛,不要走火入魔越来越急躁!吃板栗就得砂糖炒的香甜,你用糖水煮能有那味道吗?
五、炫耀病
有句废话大家一定熟悉:“自己喜欢就好”。这是大家经常看到不入眼的东西又不方便直言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可反省自己又有几个能做到喜欢就好的呢?多数自己懂不懂无所谓,自己感觉好不好无所谓,一定要别人都说好才行。好像一串珠子或者配饰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给别人看的,而且要戴在显眼的位置。都想弄串别人没有的,你比我牛,我再弄串比你牛的!
六、虚浮病
也有这么一些人,自己还没玩几天呢,就开始帮这个瞧瞧,给那个指点指点。很多也做原石加工雕刻的朋友,最不喜欢的就是一进门嚷着要鸡油黄,要老蜜蜡的顾客,就是因为他们太浮,这种人往往喜欢充行家,帮这个看看,给那个瞧瞧。所以,做人不可太虚浮,文玩圈子也是一样。别人在买,咱不多嘴,君子也不夺人所爱,多看多学,正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