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纨扇 大世界
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据说,舜始做“五明扇”,这是传说中最早的仪仗扇,到周朝已有文字记载: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什么人使用什么扇。
宋 张茂 鸳鸯图纨扇 24.4×18.3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 群鱼戏藻图 48×38cm
汉朝以后,民间普遍用扇子来纳凉,多为羽扇,诸葛亮就曾使用鹅毛扇。晋人张载所著《羽扇赋》曰:“有翔云之素鸟,体自然之至洁,飘缟羽於清风,拟妙姿於白雪。”
自魏晋南北朝开始,文人便常在扇面上绘画、作诗、题文,抒情达意,或赠友人。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俗称扇面。圆形的叫团扇或纨扇,折叠式的则叫折扇。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成主流。
北宋 赵佶 花鸟图册 58×56cm
南宋 佚名 青枫巨蝶图 33×34cm
南北朝梁代肖贲“曾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宋代的山水画、花鸟画在唐代基础上空前繁荣,文人画大兴,加上“画家皇帝”徽宗的倡导,书画扇面艺术臻于顶峰。“归一握,藏袖中”的扇面小品成为表现万里江山的重要形式。
南宋 佚名 深堂琴趣图 59×78cm
宋 李嵩 水殿招凉图 24.5×25.4cm
宋 燕文贵 纳凉观瀑图 23.7×24.8cm
折扇,古称聚头,又称聚骨,元代以后,扇叶多以纸制,且尚泥金。明代以来,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折扇得到永乐皇帝的推广,文人之间玩扇赏扇,互赠书扇之风盛行,诞生了大批扇画名家作品。张大千说:“扇子并非只是用来纳凉的,一扇在握,文人的身份便显现出来。谁题的诗、谁作的画、谁刻的字,都透露出主人的艺术品位。”民国继承扇画精华,成为扇画发展的又一高峰,赏扇藏扇蔚然成风,文人士大夫以藏扇为雅事。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