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笔墨里的紫砂秘密
紫砂日用器自宋代现身,到明代供春创造紫砂壶,紫砂器似乎天然有一身文人风骨,以其拙朴的质感和内敛的审美得到文人群体的青睐。自明代开始,在紫砂器上吟诗作画、题诗记事、嵌金银丝等逐渐成为潮流。尤其至清康熙、雍正年间,天才紫砂艺术家陈鸣远的出现,进一步奠定了紫砂器与文人群体创作相结合的基础。陈鸣远与陈维崧、汪柯庭、杨中讷、曹廉让等文人相交甚密,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陈鸣远积极地将他们的意见建议付诸实践,展现在自己的紫砂制作上。大约因紫砂器的这一番天生文人风骨,在文房雅玩中拥有诸多紫砂创作形式,丰富多样,趣味盎然。
清 紫砂百果水盂
高5.2厘米 口径5厘米
清 紫砂螺狮砚滴
长7.8厘米 高6厘米
清 紫砂调色洗
直径12厘米 高4.2厘米
清 段泥螭龙水盂
口径5.5厘米 高3厘米
民国 段泥洗
口径9厘米 高4厘米
民国 段泥水盂
高3.5厘米 直径4.5厘米
民国 段泥调色洗
直径12厘米 高4.3厘米
民国 紫砂笔筒
高12厘米 口径7厘米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几年:哪些瓷器或会被市场看好?
- 古董市场货源危机已来临,手上的藏品可要藏好了!
- 这些收藏经验,都是无价之宝!
- 好好收藏吧!古物有灵性:迟早会给你带来吉祥好运
- 文物市场新政落地,民间收藏迎来价值释放新周期
- 2025 收藏大变局:经济越低迷,越要重仓这 3 类藏品!
- 进入年中,艺术收藏迎来一波新高潮!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民间收藏的一线生机究竟在何方?
- 当代艺术品收藏:为什么说未来价值值得期待?
- 开放民间收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 收藏界“黑马”现身:1分纸币逆袭成“金疙瘩”,3.45万成交引热议
- 国家要让文物活起来:藏家也该盘活自己的藏品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