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画上看古代孩子玩什么
丰子恺说:“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
在古代的许多国画中,我们能够看到题材多样、反映儿童游乐童趣的可爱场景。我们不难于其中窥见,那时孩童的幸福度,似乎起码是不输今天的!
宋代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姐弟俩围着小圆凳,聚精会神地玩着“推枣磨”,转盘、小佛塔、铙钹等精致玩具散置在不远处
宋代苏汉臣《冬日婴戏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姐姐手持斑斓彩旗,弟弟牵引孔雀羽毛,正想着逗弄猫儿玩。
宋代苏汉臣《冬日婴戏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你一槌,我一槌,小小的球儿,大大的乐趣。
宋代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
宋代苏汉臣《灌佛戏婴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个装扮成僧侣模样,一个手抬佛像,一个模仿大人礼佛,严肃仪式变成有趣游戏。
宋代李嵩《市担婴戏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老货郎手摇拨浪鼓,挑着担儿走城串乡,好玩的孩子蜂拥而来,奔向玲琅满目的货郎担儿。
宋代佚名《扑枣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枣树结实累累,小孩群来攀扯,枝桠不停晃动,粒粒摇落满地,快快捧盘拾取。
宋代陈宗训《小庭婴戏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湖石点缀,翠竹丛生,小草如茵,玩具散落一地,儿童互相嬉闹。
清代焦秉贞《百子团圆图》(局部)现藏国家图书馆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清代陈字《婴戏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头娃娃盘坐毡上,左手拿着棍棒,舞弄悬丝钟馗,长袖善舞,滑稽可爱。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富豪藏家大量加入引发市场巨变
- 艺术品银行的准入密码:书画与钱币的价值通行证
- 收藏学问:宋代官窑鉴定五大细节
- 瓷器收藏江湖:揭秘三层收藏者的认知壁垒与生存法则
- 艺术品已成为资产,艺术收藏热潮正在富豪圈蔓延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
- 别再小看民间藏家!一场颠覆认知的文化财富革命,正在悄然爆发
- 收藏:最高境界的品位!
- 民藏的精品由国家来买单,使艺术品真正的流动变现!
- 艺术与财富的双重奏: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艺术与财富的交响:名人字画收藏正当其时!
- 收藏界沸腾!《报告》获批,艺术品抵押贷款让财富“活”起来
- 我们为什么要做艺术品收藏!?原因就这个...
- 为什么说:古玩有灵性,能给藏家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