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沙耆 1988年作 有野柿子的静物 油彩 画布 框

沙耆 1988年作 有野柿子的静物 油彩 画布 框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沙耆 1988年作 有野柿子的静物 油彩 画布 框
尺寸: 58×67厘米
起拍价: 100,000-150,000元
成交价: 121,000元
拍卖公司: 上海东方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2-12-21 00:00:00
备注: 签名:沙耆、龙年秋
备注:作品得自照顾沙耆生活起居的余仁良先生。
说明:在廿世纪老一辈的油画家中,只有两人到了晚年才达到如此高的写意的艺术境界,这就是吴大羽与沙耆。不同于沙耆的是,吴大羽的画更为抽象,情绪较为压抑。这是两人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性格所致。不过,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吴大羽与沙耆一样,在中国油画界均是属于边缘地位的艺术家,他们不处于中心地位,长期以来没有被中国主流美术界所认可。他们的创作也在主流形态之外。但是,他们并非不关心国家的命运,不关心社会的现实生活,他们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们凭着艺术家的良知与敏感,不断用自己的画笔发问,隐晦曲折地透露自己的心愿。也许正由于他们所处于的边缘地位,他们在艺术探索上如此真诚、率真,不受社会上正统意识形态的束缚,而能直接触及到绘画创造本质性的问题。绘画是出自人的心灵的自由创造,心灵的自由是一切创造的前提。何以沙耆与吴大羽晚年的艺术创造境界如此之高,心灵的自由乃为根本原因。
十年 “文革”使沙耆不能握笔作画,何况他还受到冲击,一度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80─90年代他重新握起陌生的油画笔,他画了他熟悉和热爱的乡亲,画他喜爱的山水,也经常发挥他的想象力,画他曾经迷恋过的女人体。这时的沙耆历经人生沧桑、迈入暮年,几十年的人生体悟与艺术实践,使他更清楚地理解艺术的真正含义。80年代,中国社会氛围有了变化,他的创作环境与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他把自己的心得体会逐渐运用于自己的艺术实践。
此幅《有野柿子的静物》是沙耆1988年身体较健康时的作品,背景与桌布的色彩用粉色系柔和明亮,衬托出主题景物的形与色。野柿子一个一个像小铃铛似的挂满枝头,桌上三、五摆放的水果映照在花瓶上,将陶瓷的质感表现得光亮圆润。整幅图画在古典的基础上又具有现代的审美情趣,可见沙耆的艺术创造境界之高,与他的心灵自由是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