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齐白石 1930年作 紫藤松树 立轴 设色纸本

齐白石 1930年作 紫藤松树 立轴 设色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齐白石 1930年作 紫藤松树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 178×46.5厘米
起拍价: 1,800,000-2,800,000元
成交价: 1,980,000元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3-12-01 00:00:00
备注: 款 识: 授亭先生雅属,庚午夏齐璜。
钤印:白石翁(白文)
右上角题款为“授亭先生雅属,庚午夏齐璜”,字后白文印章“白石翁”。此画作於1930年,从题款中可知此画是受朋友之托而作。三、四十年代可以说是白石老人艺术生命最辉煌的时期,其艺术造诣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对比,可说是中国画形式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没有了对比画面的表现力将大为减弱。对比的形式很多,大小、长短、浓淡、曲直、方圆,甚至是所塑造的形象带给人们意念上的对比等等。白石老人一般在表现松树时,多是以淡墨画松干,重墨画松枝及松针,而此画中的松干、松枝及松针一并淡墨为之则是为了衬托藤萝,也由此可见画家对画面各因素驾驭之灵活。松树与藤萝在整体上首先形成虚实和浓淡的对比;挺拔的松干与虬曲的藤蔓形成直和曲的对比;繁密的松针与下垂的藤蔓则形成疏密的对比,藤萝花蒂那密集的紫红色的“点”,在密集上,与松针相互呼应,而在对比上则又兼具浓与淡、色与墨之间的对比。藤萝花幽香绚烂,犹如紫云,但花期短暂只开一春,而松柏常青可逾千年,这不免又使人有“大年”“小年”之慨叹,激发了人们更多的画外情感体验。由此可见,这些对比因素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一职多能”相互交错,使画面具有绵绵不尽的意韵。白石老人笔力雄健浑厚,藤蔓在他的笔下显得苍老而又充满韧性和生机,且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此画构图可谓满矣,只右下角留空,右上角的空白处,则以题款贯之,藤蔓穿之,构图密处不滞涩,疏处不松散,似觉有一股连绵不绝之生意往复循环於画中。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