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李振盛 1968年作 奔向农村 无酸纸 收藏级艺术微喷

李振盛 1968年作 奔向农村 无酸纸 收藏级艺术微喷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李振盛 1968年作 奔向农村 无酸纸 收藏级艺术微喷
尺寸: 50×50厘米
起拍价: 180,000-200,000元
成交价:
拍卖公司: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4-11-21 00:00:00
备注: 签名,正面“奔向农村 1968.8 哈尔滨 李振盛lzs”背面“李振盛 lzs 1968.8 哈尔滨 李振盛作品章美国联系图片库总裁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先生亲笔签名‘证明该照片是李振盛从原始底片采用无酸纸收藏级数码打印,巴黎,2004’(Certified to be a fine art archival digital print from the original negative by Li Zhensheng, Paris, April, 2004)。”
把革命进行到底
作者:科林·潘涛尔(Colin Pantall) 译者:王 瑞
中国摄影家李振盛当年就读长春电影学院时,他的老师吴印咸告诉他:“摄影记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人,还应当是历史的纪录者。”现在63岁的李振盛说:“这使我明白到,当我们纪录历史的时候,必须尽量完整。不仅要纪录它的正面影像,而且也要纪录它的负面影像。”
不久之后的1963年,李振盛在《黑龙江日报》社任职摄影记者。他的例行工作,就是拍照中国最北方省份的中国共产党、农民和工人的火热影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毛泽东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滑向修正主义和树立自己绝对的领袖地位。为此六亿中国人民陷入了十年动乱与疯狂的恶梦之中,连续不断的整肃“阶级敌人”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反革命分子”,以及成千上万不同观点的红卫兵造反派之间的持续武斗,把共和国带到了崩溃的边缘。
李振盛用摄影把这段历史纪录下来,在完成只许拍照无产阶级中国正面影像的工作之外,他还抓拍到中国新闻摄影体制里面的主要摄影记者们所不曾拍摄的那些暴烈混乱的文献影像。由李振盛的影像中一些特别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照片,编辑出版成为一部名为《红色新闻兵》的图书(Red-Color News Soldier, Phaidon,2003)。
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运动中,全国各地的庙宇、教堂、寺院和清真寺大多遭到扫荡和摧毁。在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哈尔滨,李振盛拍摄了佛教极乐寺的和尚们,被迫手持黑墨汁书写的大字标语“什么佛经,尽放狗屁”,列队遭到批斗的情形。无论如何,文化大革命的真正目的,是整肃共产党内部的那些有改革倾向的干部。李振盛的一幅照片,纪录的是被罚站在一只椅子上接受批斗的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狂热的红卫兵给他剃了黑帮的发式,批斗现场的这些造反派们的眼睛放射着意识形态的凶光。
另外那些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摄影,几乎都是宣传模式的刻版。李振盛的文献摄影之所以独特,也许因为他是唯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影像纪录了暴力细节的摄影者。拍摄这样的题材,既要考虑到政治上的风险,也要受到摄影胶卷的材料限制。李振盛提到:“当我在拍摄这些影像的时候,在场的另外一些报社的摄影记者们就说我:‘你拍那样的照片干什么?人家会揭发你是在浪费公家的胶卷。’当时只许拍摄正面的宣传影像。”
为了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政治事件,李振盛参加了一个造反组织,并且获得了他的造反派袖标,上面印着“红色新闻兵”的字样。由于他拍摄过很多政治文献的底片,为此他成为对立面造反组织的攻击目标。“因为事先我就意识到拍摄这类的照片有危险,” 李振盛说:“我只能把底片藏起来,所以同事们都没见到过。1968年,当我参加的这派造反组织遭到批判斗争时,我意识的我必须处理好这些底片。我把底片从办公室转移回家,妥善地把它们隐藏起来。因为我知道一旦被发现,底片将遭毁灭。”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发展进入混乱状态,李振盛的影像里呈现出恐怖的情节。他给我们显示一张互相对立的造反组织激烈武斗的照片,战斗造成多人的受伤和死亡。最振撼的照片,呈现的是八个人被执行枪决的场面,其中有一个被定为“反革命分子”的技术员。
李振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个人历程,显现于他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自拍像照片上。李振盛本人带有个性气质的仪态,与他的新闻摄影作品所显示的粗犷现实主义气氛,互相形成很大的反差。“之所以我会有这么多的自拍像照片,因为我是一个新闻兵,” 李振盛说:“我总是在照相机里留下一张没曝光的胶卷,以用于拍摄在返回报社途中可能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情。为了不浪费胶卷,在冲洗前我就把最后的那张照了自拍像。”这些自拍像照片,也反映了李振盛的个人生活和命运。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李振盛将自己演示为一个真实相信毛主席的形象,他模仿电影里的英雄造型,袒露胸脯,坚定的眼神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前去战斗。1967年5月的自拍像照片,他满脸喜气地站在女朋友孙培奎的身后。两个月之后,因其母亲由于“狗地主”的成分自杀身亡,培奎为了不连累李振盛而离开了他。这后来的自拍像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李振盛手持他的禄莱照相机,脸上露出因失去现在初恋情人的痛苦表情。8月李振盛又给自己照了自拍像,这时是跟他新的女友(他的妻子)合影,经过苦难以后,在他精力充沛的脸上又恢复出了笑容和活力。
1969年李振盛也遭到批判,他有两年的时间是在中苏边境的一个“改正”学校(柳河五七干校——译者注)度过的。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那些底片也保存下来了,他把底片用油布包好,藏在他家的地板底下。
在1976年毛去世后,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中国开始转型改革。尽管如此,李振盛的照片直到1988年3月才得以公开面世,他的20张影像,在北京的一个展览上获得了一等奖。联系图片社(Contact Press Images) 的创办人和《红色新闻兵》的编辑罗伯特· 普雷基(Robert Pledge)回忆道:“那年的十二月,我见到了李振盛,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尽管我还没有见到他的影像,然而他是那么有说服力地使我同意随后一起合作,把他的作品出版图书和举办展览。”
1989年发生的天安门事件耽搁了工作的进程,直到1996年李振盛把他挑选的部分影像带到纽约的联系图片社,这个工作才终于启动。“见到的那些影像很惊人,” 普雷基说:“然而我想看得更多些。李振盛说:‘更多是多少?我有6万多张。’他把那些底片首选出3万张,然后一点一点地把它们带出来。”那可真不容易。李振盛说:“第一次来纽约时,我没冒险带出底片,因为我怕查出来被没收。第二次我只携带了少量的底片,还是夹在我妻子的妇女用品里。两次以后,没有出问题,我才大胆地带出来更多的底片。”从李振盛带到纽约的3万张底片中,最后精选出285张收入出版的书中,都是按照年代的顺序编排的未加剪裁的影像。
普雷基说:“我不知道在摄影史上是否还有哪个单独的摄影家,能够把如此长期发生的连续事件涵盖性地拍摄下来。李振盛以这样的凝聚形式展现出了那些事件,而且它是仅有的纪录。我希望在李振盛的摄影集出版之后,会有其它一些可能留存下来的影像资料浮现出来。有的时候摄影能够激发观念思考,并且连带钩沉出新的资料。”
对于李振盛,他的主要目的是向年轻的中国人揭示文化大革命的真相。李振盛说:“我希望这本书展现出在那个时期发生过什么事情,这样才能使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原载美国《光圈》杂志(APERTURE)2004年秋季号书评)
作者简介∶李振盛(b.1940),1963年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在《黑龙江日报》任摄影记者20年,上世纪80年代初进北京,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执教15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拍摄并完整保存了近10万张历史照片。他于1996年10月应哈佛大学邀请赴美讲学,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摄影家,他还是第一位应邀到联合国作讲演的中国摄影家,第一位在世界各国举办环球巡回影展的中国摄影家。2003年6月,由法国文化部主办的《李振盛∶一位中国摄影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环球摄影展览创下法国摄影历史博物馆观众人数最高记录,随后在欧美10多个国家的20多座城市展出,三年来已有70余万观众,该项影展在世界各国巡展尚需十余年。他的专著《红色新闻兵》由英国菲顿(Phaidon)出版社以英、法、德、西、意、日等20余种语言文字陆续出版,《红色新闻兵》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为2003年世界最佳摄影画册;同年荣获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第65届摄影大奖,并入选英国皇家学会摄影图书大奖。李振盛教授先后应邀在国内外多所大学举办演讲会。他现旅居纽约,主要致力于文革历史的研究与写作,并从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主流媒体称赞李振盛的那些照片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纽约时报》评论“从某种意义来说,李振盛是当今中国的英雄”。国际摄影界泰斗布勒松说:“半世纪以来,你和我在东西方不同时空、不同国度里各自实践着‘决定性瞬间’的理论,我们都是用镜头在为历史留下见证。”张爱萍将军曾亲切地对李振盛说:“你为人民记录了历史,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人民会感谢你的。”美国《读者文摘》、《美国摄影》介绍李振盛和他的《红色新闻兵》,称赞这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摄影画册之一”,并说“它已成为20世纪一个时代的标志”。2006年李振盛入选《凤凰生活》 选入“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